数字化|苏宁荆伟:数字化需求界定下的智能制造,才是精准的智能制造

11月19日 , 在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 ,苏宁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荆伟博士表示 , 只有数字化需求界定下的智能制造 , 才是精准的智能制造 。 智能制造需以工业互联网与产品创新为支撑 ,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投入优先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选择、需求输入等推进步骤与策略 。 苏宁C2M平台作为承接苏宁易购品牌反向定制业务和个性化定制业务的平台 , 正是基于大数据洞察 , 协同供应链 , 集IP打造、目标市场预测、精准投放及用户数据回流为一体 , 实现消费需求驱动的数字化规模化生产 , 从而开放赋能 , 助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 实现智能制造 。
近年来 , 苏宁发挥全渠道大数据优势 , 在智慧零售、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发挥着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 荆伟表示 , 企业应继续抓住有利机遇 , 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 找准在双循环中的位置 。 协同共创 , 共同驱动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
【数字化|苏宁荆伟:数字化需求界定下的智能制造,才是精准的智能制造】针对苏宁C2M模式 , 荆伟在会议现场还分享了苏宁与某生产厂商空调共创 , 服务下沉市场的案例:通过走访下沉市场门店、消费者及生产厂家 , 结合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大数据 , 调研出:住房面积较大、粉尘较多 , 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对价格、匹数、耗电量等参数较为敏感 , 消费者偏爱强劲风与极速制冷等下沉市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 苏宁通过在产品开发、计划采购、仓储配送、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闭环 , 为合作企业提供创新产品技术和专利 , 与制造企业组建联合团队共同设计创新 , 建立创新升级的平台生态 , 帮助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等步骤 , 设计生产出了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需求的空调 , 该共创产品上市迄今 , 全渠道旺季销售已超40万台 , 新品市场规模达20亿 。
在产业升级的要求下 , 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成为新时代的必然 。 推动传统企业智造升级 , 需要对消费者大数据与产品数据精准分析 , 实现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互通 , 从而让企业实现从消费端到生产端的C2M定制化协同与智能化生产模式 。
近年来 , 以5G、AI、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正在不断地融入到供应链、制造等环节 , 实现广泛互联背后 , 零售端数据化背后的制造业赋能尤为重要 。 对于苏宁而言 , 正在依托线上、线下全场景的智慧零售生态 , 以C2M模式为契机 , 支撑企业批量化生产 , 达成规模效益 , 提升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 从而使得各方价值最大化、重塑产业价值链 。
据悉 , 苏宁C2M平台基于苏宁云平台和数字技术 , 以苏宁线上、线下全渠道交互场景为依托 , 通过对全渠道大数据分析 , 精准了解企业与消费者需求 , 设计制造对路的产品 , 最终实现零售端和制造端的精准对接 , 完成有效供给 。
工业互联网在互联网领域的需求主要是由外而内 , 由消费互联网创新业务拉动制造模式的改造 。 C2M的本质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供需两端大规模高速的信息交互与匹配 , 其既能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 , 又能将这些复杂的需求数据模块化、智能化高效管理 , 并以此形成赋能制造业的决策能力 。 品牌反向定制、品牌孵化赋能智造、IP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出口转内销打开内需市场为主的四种业务模式 , 是苏宁为生态合作企业搭建起的智造升级实践路径 。 企业通过C2M模式赋能开发差异化和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 , 在满足用户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同时 , 也增强了自身在细分领域的发展能力 。
荆伟表示 , 作为领先的全场景智慧零售服务商 , 苏宁愿与更多的制造企业深入合作 , 借助5G等新兴技术服务企业产品研发创新,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直接传达生产厂家 , 做到以需定产,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减少企业库存压力 , 赋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 显然 , 在“数字引导创新、数字支撑创新、数字服务创新”模式驱动下 , 苏宁正以“双网互通+数据驱动”方式 , 进行渠道及资源的开放共享 , 支撑全产业“智”造和创造的实现 , 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