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传统App是流量霸主 , 但是随着轻应用的兴起 , 无需安装、即点即用等优势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 轻应用由此在流量市场站稳了脚跟 , 并飞速成长着——毕竟 , “获取流量”是大多数App运营推广的主要任务之一 , 为了流量 , 各企业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
在2020年HDC大会(华为开发者大会)上 , 我们发现华为快应用升级到了2.0版本 , 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场景流量入口 , 还为开发者打造了更加开放高效的开发工具 , 其中一键将小程序转为快应用的服务 , 更是惊艳 。
【消息资讯|硬核评测 | 小程序如何一键转快应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剖析与评测这款“流量触达利器”——华为快应用 。
一、什么是快应用?
快应用的故事 , 要从2018年说起 。
2018年 ,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稳居全球第一 , 互联网也逐步走到了存量时代 。 在各行业寻找新的流量突破口的背景下 , 谁可以创造新的流量池 , 谁就掌握了互联网时代下一阶段的“话语权” 。
于是 , 在2018年 , 华为等手机厂商联合推出了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快应用 。
简单来说:快应用是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原生渲染 , 同时具备 HTML 5 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点 , 用户无需下载安装 , 即点即用的移动端服务 。
快应用和小程序相似 , 用户无需下载安装 , 即可使用 。 快应用基于原生渲染的方式 , 具有与传统App基本一致的应用体验 , 但其体验流畅度远高于小程序 。
二、小程序一键转快应用
快应用为开发者提供了便捷的小程序转换工具 。
这对众多互联网企业乃至传统企业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用小成本的投入 , 得到一个新的流量池 , 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 “便捷服务” , 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 。
在探讨快应用2.0的功能之前 , 笔者约着开发朋友 , 用华为的转换工具 , 完成了一次小程序转快应用的测试 。 其转换流程如图1所示:
文章图片
图1 小程序转快应用流程图
整体流程比较简单 ,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转换与发布 。
其中 , 准备与发布阶段按照平台流程正常操作即可 , 我们主要聊一下转换阶段的操作体验 。
1)打开快应用IDE , 在欢迎页选择“导入工程 > 小程序” , 即可到达导入小程序的操作入口 。
如图2所示:
文章图片
图2 快应用IDE导入小程序
2)选择需要转换的小程序工程目录 , 然后配置转换后的项目信息即可 。
需要注意的是:快应用是以.rpk为后缀的文件 , 而需要转换的文件主要有以下四类:
1. 页面文件(如 .wxml文件)
2. 逻辑处理文件(如 .js文件)
3. 页面样式文件(如 .wxss文件)
4. 脚本语言 (如 .wxs文件)
在上述转换过程中 , 原有小程序所绑定的属性格式wx:会统一转换为qa: , 全局对像wx也转换为qa 。
完成上述操作 , 并不需要太多开发功底 , 产品与运营同学就可以完成 。 在我们使用快应用IDE工具进行转换时 , 也没有出现文件丢失的现象 , 转换流程相对稳定 。
3)转换完成后 , 快应用IDE会为当前转换的快应用项目提供一份转换报告(transform.log文件) 。
该报告记录了转换过程中js文件(代码)中暂不兼容或者没有转换成功的代码语句 , 并明确给出了问题所在位置 , 开发者可以根据上述信息进行处理与优化 。
在我们本次测试中 , 转化后的代码错误语句较少 , 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小程序私有变量的调整上 , 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即可 。
快应用IDE提供了3类工具帮助开发者调试定位 , 包括Debug、Inspector和WebView调试工具 。 Debug用于js代码断点调试 , Inspector工具可以查看存储、网络相关信息 , 小程序如果出现了布局问题 , 可以通过WebView调试工具定位分析 , 操作入口如图3所示:
文章图片
图3 快应用IDE的Webview调试工具
4)代码调试完成后 , 即可进行相关的打包测试 。
从正式包提交审核 , 到完成上架 , 总体用时在24小时内 。
通过本次体验 , 我们发现快应用IDE不仅具备转换功能 , 且转换后的快应用支持大部分的小程序功能 。
在具备一定开发功底的前提下 , 产品经理可以自行完成上述操作 , 这种便捷性极大地降低了快应用的准入门槛 , 提高了快应用的开发效率 。
对众多急于找寻流量突破口的企业来说 , 这是一个具有极高性价比的新机会 , 尤其是快应用2.0所展现出的极强的多场景触达能力 。
三、多场景的触达能力
在HDC大会上 , 快应用相关专家反复提到:快应用2.0版本涵盖了许多新功能和新场景 , 其能力开放全景图 , 如图4所示:
文章图片
图4 快应用能力开放全景图
基于上图 , 我们对快应用展开了深度体验 , 并形成如下结论:
3.1 多场景入口
快应用是基于硬件平台开发的新型免安装应用 , 与手机系统深度整合 , 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场景化体验 。 用户可以从华为应用市场、快应用中心、全局搜索、智慧助手·今天等渠道 , 查找并直接打开快应用 。
在本次快应用2.0版本中 , 还支持短信服务号跳转快应用 , 企业可以通过在对应后台配置短信模块 , 进行相关的短信推送 , 如图5所示 。
文章图片
图5 短信服务号
试想一下:用户直接在短信中点击即可打开对应的企业应用 , 是不是提升了企业的营销增长空间?
3.2 多终端触达
目前 , 华为快应用可支持手机、平板、车机和智慧屏 , 未来还将支持个人电脑(基于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和智能手表 , 最终帮助开发者实现开发一套代码 , 适配华为全终端 。
随着5G的部署 , 更多的智能设备将接入网络 , 华为快应用支持多终端的特性 , 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地扩展自身用户流量池 , 拓宽自身的业务发展空间 。
四、快应用的未来
快应用迭代的背后 , 是华为对手机领域从硬件到软件的影响力延展 , 也是对自身应用市场地位的巩固 。 对于开发者来说 , 快应用的代码量仅为安卓原生应用的1/5(尤其是我们测评的小程序直接转换快应用 , 明显让人感觉到了其操作门槛低 , 开发效率高的特性) 。
而且快应用“多入口多终端触达”的服务模式 , 正在改变原有的流量运营玩法 。
在过去 , 大量的腰部应用与小型应用 , 受限于用户量与宣传预算 , 并不会获得中心化分发的流量 。 而快应用“去中心化”的分发模式 , 结合用户各种使用场景 , 提供丰富的流量入口 , 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各类应用服务 。
在万物互联的未来 , “免安装 , 体积小”的快应用将进一步凸显其轻量化、多终端分发的优势 , 加速全场景智慧生活的到来 。
流量格局的变革 , 值得我们期待 。
推荐阅读
- 平板|消息称 vivo 平板明年上半年推出:骁龙 870,四边等宽全面屏设计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外置|好消息!巨好用的国球汇限定·汇星3耀眼登场,限时送福利!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京东方|消息称京东方 2022 年扩张带鱼屏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