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国际残疾人日来临 盲人如何融入信息时代?


信息|国际残疾人日来临 盲人如何融入信息时代?
文章图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采访人员 罗亦丹)12月3日 , 在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 , “智慧智能 助力视障文化服务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 。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王莉在会上表示 , 目前信息无障碍产业供需不匹配 , 未来将推动无障碍终端产品供给 , 推动互联网无障碍化普及 , 让残疾人用上更好的信息服务 。
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表示 , 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前所未有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 作为盲人经常听到一些吐槽 , 我们在应用这些新科技享受新科技带来服务的时候 , 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障碍 , 但实际上我们也感受到了新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希望和巨大的便利 。
王莉在会上介绍 , 今年9月 , 工信部和残联联合发布了信息化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 , 该指导意见明确要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还有教育水平比较低的这三类人群 , 重点解决资费、终端以及互联网应用这三个方面的障碍 。
王莉称 , 目前具备无障碍功能的手机终端比较少 , 举报无障碍优化的App数量相对较少 。 “所有手机终端的入网检测在我们院 , 对于入网检测的标准只有两个 , 一个是互联互通 , 一个是安全 。 无障碍并不在强制标准当中 , 所以具有无障碍功能的终端类型相对来说还比较少 , 可以说近九成的视障用户用的终端主要是在华为、iPhone和小米这三个品牌 。 同时 , 在互联网网站、互联网应用上 , 有无障碍优化的App数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 , 而且即使是做了优化的 , 由于版本迭代非常慢 , 后续的维护有的没有跟上 , 导致无论是视障朋友还是其他朋友也好 , 在用时候的体验相对来说是比较差 。 所以 , 信息无障碍的产业可以说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 , 我们的供给和需求现在是不匹配的 。 ”
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盲人在使用终端产品如手机时主要靠声音提示操控 , 但有些(App)就不会读(没有声音提示) , 有些App经常跳出广告让人无法去掉 , 这就存在一些障碍 。 “从技术方面来说其实这种障碍并不大 , 关键是相关企业和服务平台需要从一开始在框架层面就注意这种需求 , 后续就好办一些 , 现在成型后做改造就需要成本 , 大家意识不到还有一些人存在(无障碍)的需求 。 ”
对于残疾人士对无障碍功能的需求 , 中国盲文图书馆联合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在会上发起“读光计划” , 阿里云副总裁 , 阿里巴巴技术公益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湘雯表示 , “读光计划”将持续推进阿里巴巴旗下各款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无障碍建设 , “目前已经有11个应用完全实现了信息无障碍的功能优化 , 并且我们会陆续去推动更多的有使用基数大 , 影响范围广的应用 , 尽可能快的把它无障碍化 , 让大家可触可感 。 ”
据了解 , “读光计划”将促进数字化能力与社会应用场景相结合 , 为1700万视障人士创造更友好的数字生存环境 。 其中 , 位于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国内首个面向视障人士的智能家居馆正式对外开放 。 阿里巴巴合伙人 ,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在现场表示 , 今天是“世界残疾日” , 能够参与这样的项目 , 让技术不仅仅解决商业问题 , 更解决掉社会上的难题是非常有价值的 。
【信息|国际残疾人日来临 盲人如何融入信息时代?】王莉表示 , 在“十四五”期间 , 工信部会持续在用得上、用得起的基础上 , 重点去推让残疾人朋友能够用得更好的信息服务 。 具体措施上 , 将扩大包括手机、电脑等等信息无障碍终端产品的供给 , 推动互联网无障碍化的普及 , 推动信息技术在无障碍领域的应用 , 支持信息无障碍产业化的发展 , 健全信息无障碍的评价体系 。
李庆忠表示 , 目前正在推动《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落地 , 在落实过程当中 , 其实人工智能大数据新的科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在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同时 , 怎么样向更多的盲人开放 , 让广大的盲人群体能够享受条约带来的阅读便利 , 文化生活的便利 , 科技助力是必不可少的 。 中国盲协和我本人非常期待 , 也非常希望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 , 共同来推进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 , 让盲人群体在新时代 , 在新的发展时期 , 能够更好的融入信息时代 。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罗亦丹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李世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