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率先在机场和厂区实现“去安全员”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营 , 并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大规模商用 , 驭势科技在最近一年中连续荣获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 并迅速进阶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 , 完成了“优等生”三级跳 。
布局多场景应用
创业前 , 吴甘沙作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和英特尔首席工程师 , 领导了大数据技术战略长期规划;而今 , 驭势科技用5年时间实现了商业化探索 。 在看好人工智能新浪潮并投身其中的过程中 , 这位科学家正在被市场塑造成企业家 。
他半开玩笑地说 , “科学家擅长把钱变成想法 , 企业家则正好相反 。 真正成功转型的不多 , 我现在还差一半” 。 这一半差在哪儿?他认为是对市场的直觉 。 科学家是独行侠 , 擅长挺进无人区 , 挑战极限;企业家则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 实现协同创新 , 同时 , 不断抬高下限 , 对错误零容忍 。
谈到创业 , 吴甘沙常常把两个词挂在嘴边——一个是“以终为始” , 就是先想象终局是什么 , 思考怎样去达成;另一个是“持经达变” , 即找到不变的规律 , 以此应对万变 , 指引方向 。 “我们认为最终全球将存在数家致力于‘全场景、真无人、全天候’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 。 我们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AI驾驶服务提供商’ , 做世界的‘AI驾驶员’ 。 ”
正因为早早意识到这场持久战不能长期靠风险投资买单 , 驭势科技一开始就扎扎实实做商业化布局 , 在商用车场景中找到造血能力 , 并长期投入深耕乘用车技术 。 一路走来 , 乘用车和商用车这两条看似迥然不同的路线和谐共生 , 构成驭势科技双轮驱动的全场景技术 。
闭门造车 , 容易夜郎自大 。 驭势科技的创业者们明白 , 只有不断被客户步步紧逼、高标准严要求 , 才能在不断击打锤炼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公司成立3年后 , “客户成功了 , 我们才算成功”成为公司又一条价值观 。 对他们来说 , 有真实需求、积极拥抱创新、又有足够耐心陪跑的就是好客户 。
如今 , 驭势科技自主研发的通用自动驾驶技术U-Drive?智能驾驶平台 , 已拥有业界领先的自动驾驶算法、功能强大的云端智能驾驶大脑和全功能车规级智能驾驶控制器 , 针对机场、厂区物流、城市配送、无人公交和乘用车量产自动驾驶、RoboTaxi等细分市场搭建了定制化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
其商用场景布局涵盖了汽车制造、危险化工、食品加工、农业养殖、重工制造、民航机场、产业园区等 。 2019年成功“去安全员”运营至今 , “真无人”商业运营里程突破100万公里 , “去安全员”商业运营里程世界第一 。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