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驭势科技深耕自动驾驶领域——做“AI驾驶员”的派遣公司( 三 )


对后来者的竞争 , 吴甘沙坦言“不怕” 。 以香港机场为例 , 项目推进4年才看到第二波上量 , 机场客户不会冲动消费 。 对其他玩家来说 , 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很多 , 从头开始去做机场项目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 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聚焦最专业领域
对大多数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来说 , 这是一条正确而艰难的道路 。 不少创业公司仍未找到大规模商业化的路径 , 陷入非标化、定制化困境 。 在人工智能中 , 自动驾驶却是一种讨巧的通用、可标准化的技术 。 就是这个巧劲让驭势科技吹响了自动驾驶商业化号角 。
同样是自动驾驶公司 , 驭势科技与别家不同 。 其他公司以打造闭环场景为目标 , 尝试从头到尾的商业模式 。 驭势科技则是主动舍弃了上层的应用和运营 , 放过了下层的车辆制造 , 只专注于中间层——“AI驾驶员” 。 简而言之 , 就是不在任何一种场景中从鱼头吃到鱼尾 , 而是在很多种场景中做自己专业的那部分 。
也许正因为把精力集中于一点 , 驭势科技成为业内极少数在自动驾驶全场景都有技术积累的公司 。 今年 , 驭势科技好消息不断:3月份参与的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开放面向武汉市民的RoboTaxi服务;6月份无人驾驶物流车在徐福记东莞生产基地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7月份在成都卷烟厂打造了烟草行业首个无人驾驶应用;9月份联合长城蚂蚁物流打造全球首款长城炮EV无人驾驶物流车……
项目进展顺利 , 资本也乐于加入 。 2021年初 , 这家拥有500多名员工、500多项国内外专利的公司 , 完成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战略注资 。 在最近一轮融资中 , 又获得上海国盛资本、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青睐 。
“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劳务派遣公司 , 派遣能适应各种车型、场景的AI司机 。 这个司机可以‘一个顶仨’ , 听话、没有情绪、不会疲劳、不会生病 。 ”吴甘沙也承认 , 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嵌入别人的车辆和业务流程中 , 以此积累海量数据 , 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努力 。
对于未来 , 驭势科技有明确的规划 。 “从大平台出来创业 , 是希望能够给世界带来肉眼可见的变化 。 ”吴甘沙言辞间满是雄心壮志 , 他用四句话总结了企业未来3年到5年的发展方向:一是做好聚焦 , 把区域物流业务做大;二是稳步加速扩张 , 有节奏地推进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计划;三是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四是从今天的场景再进入第二曲线、第三曲线做场景扩张 。
【公司|驭势科技深耕自动驾驶领域——做“AI驾驶员”的派遣公司】硬科技创新是场长跑 , 赛程往往长达十几年 。 对于创业路上的艰难 , 他们也有明确认知 。 “冷冰冰的现实提醒我们 , 要屏住一口真气10年到15年不散 。 ”吴甘沙说 , 自动驾驶是典型的资金和人才密集型行业 , 大家在不同的赛道上并排前进 , 竞争才刚刚开始 。 “希望尽早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拐点 。 我们在不断逼近这个拐点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杨学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