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人造雪是“假雪”吗?为何冬奥越来越依靠它


高山滑雪|人造雪是“假雪”吗?为何冬奥越来越依靠它
文章图片

【高山滑雪|人造雪是“假雪”吗?为何冬奥越来越依靠它】在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一台造雪设备正在工作(资料图) 。新华社采访人员张晨霖摄
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首次国际测试赛——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期间 , 云顶滑雪公园的造雪和场地修整能力广受国内外运动员好评 。 包括冬奥会在内的滑雪竞技比赛越来越依靠人工造雪 , 与滑雪竞技比赛所要求的场地技术规程、公平性规则息息相关 。
人造雪绝非“假雪”
据可查询的记录 , 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是首届采用人工造雪措施的冬奥会 , 近年来 , 在温哥华、索契以及平昌等地举行的冬奥会均大量采用了人造雪 。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 , 人造雪用量达到了总使用雪量的90% 。
片面地将人造雪视为“假雪”并不可取 , 对此 , 曾在国际雪联担任过21年自由式滑雪竞赛主任的乔·菲茨杰拉德向采访人员表示 , 水分子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变化 , 所谓造雪 , 只是将液态的水在低气温条件下转变为固态形式 , “雪场用水造雪好比农夫用水浇灌作物 , 全世界的雪场都是如此 , 除了零星一些自然降雪十分丰富的地方 。 ”
菲茨杰拉德还指出 , 近几届冬奥会前均有媒体炒作“假雪”概念 , 但这种报道是不负责任的 。 “撰写这些报道的人并不知道滑雪产业和冬奥会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 ”
“用假新闻的方式报道‘假雪’ , 简直是一个笑话 。 ”这名国际滑雪界的资深专家表示 。
造雪为满足冬奥赛道雪量要求
国际雪联文件《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场地设计要求》指出 , 滑雪障碍追逐赛道需保证约71500立方米雪量 , 当这一数字加上融化系数后 , 将达到107200立方米 。 即使是面积较小的大跳台赛道 , 也需维持至少11000立方米雪量 。
这意味着在面积有限的自由式滑雪比赛场地 , 很难全然通过天然降雪积累如此高的雪量 。 同时 , 由于这些赛道通常建造在地形复杂的山间 , 因此很难从他处搬运天然雪 , 运输成本亦不划算 。
对于高山滑雪赛道而言 , 天然降雪也很难为场地供应充足的雪量 。 延庆赛区建设单位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场馆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吕泓佑曾向采访人员介绍:“即使天然降雪达到3米厚 , 经过压雪后也只能形成30厘米至40厘米的雪层 , 无法达到冬奥会高山滑雪竞赛所需使用的‘冰状雪’要求 。 按照国际惯例 , 近年来冬奥会高山滑雪场地均使用人工方式造雪 。 ”
“根据国际雪联的要求 , 为了保证比赛能够顺利进行 , 我们需要进行造雪 。 如果总是等待大自然给我们足够多的雪 , 那很可能就无法按计划组织比赛了 。 ”菲茨杰拉德亦评论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