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人造雪是“假雪”吗?为何冬奥越来越依靠它( 二 )
造雪让竞技更公平
一般滑雪者偏爱在新降下的“粉雪”上滑行 。 然而 , 与这一认知相反的是 , 一旦高山滑雪赛道整备完成 , 新的降雪反倒会成为比赛的“敌人” 。 美国滑雪协会《赛道专家培训手册》中的规程包括及时移除新降雪:“如果晚上会下雪 , 那请把赛道整备工作推迟到第二天早上 。 ”
自然产生的新降雪、融化后重新凝结的雪、长期堆积的雪等各类雪况拥有不同特性 , 甚至雪温差异也会影响其性状 。 为了满足体育竞技赛事的公平性 , 性状稳定对雪道而言十分重要 。
美国滑雪协会《赛道专家培训手册》形容道:包括造雪在内的所有工作几乎只有一个目的 , 就是为了确保运动员无论出发顺序 , 都能享受稳定公平的赛道条件 。 简而言之 , 这种公平条件体现为——雪道足够硬 。 不过 , 将雪道变硬并非容易之事 , 为了方便硬化操作 , 赛道上的存雪本身就得具有相对稳定的物理特性 。
“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材料 , 可以说是很难处理的 。 ”菲茨杰拉德指出 , 相比起物理特性更为多变的天然雪 , 人造雪在被压雪、平整、注水(目的是为了形成坚硬的冰状雪)后 , 更容易被整备成状态一致的雪道 。
造雪并非“消耗”水资源
造雪并非单纯地消耗了水 , 所造之雪会再次回到自然界水循环中 , 如果对相应小流域善加规划设计 , 融雪将大部分回流水库之中 。 纵观全球雪场 , 多数会充分考虑水资源循环利用问题 , 毕竟没有经营者愿意增加成本支出 。
据吕泓佑介绍 ,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使用的水源来自两个渠道 , 一是山下的天然湖泊 , 二是山上水源循环系统 。 该系统包含两个水池 , 分别收集降雨和化雪融水 , 实现高效率循环利用 。 经过长期的锤炼 , 高山造雪团队已经达到最优工作状态 , 实现了用水的集约高效 。
另据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雪季之后的融水以及日常接收到的雨水 , 都将通过赛区内的天然沟道汇流收集至位于海拔900米的塘坝内 , 用于赛区绿化和下一雪季的造雪 。 同时该塘坝还可作为景观水库 , 是赛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 采访人员卢星吉、张骁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