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瞭望 | 元宇宙的未来与当下

元宇宙是多种技术解构后 , 进行升级完善 , 重构而成的产业生态
帮助企业或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 从战略层面把握方向 , 培育好元宇宙产业生态是当下急所
元宇宙科技浪潮已经来临 , 要理性面对 , 抓住时机 , 齐心协力 , 共同打造具有自主可控和中国特色的元宇宙科技产业
文 | 颜阳
互联网诞生至今 , 世界已与网络互联共生 。
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对互联网的依赖不同于前辈 , 他们不再局限于视觉、听觉的网络传播互动 , 也不仅是通过互联网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结合 , 而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 他们的大部分生活乃至价值思想、意识的传递亦在其间 。
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未来Z世代原住民对互联网的连接方式需求会升级——万物互联;另一方面由于头部科技企业主动求变 , 互联网时代的奇点正在形成 , 一场元宇宙科技浪潮正在走来 。
图一:时间t、空间s、实物m三变量构成的8个多元世界组合 颜阳根据B.Joseph PineⅡ等著《湿经济》整理供图
元宇宙之名与实
元宇宙(Metaverse)之名始于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 。 Meta意为超越 , Verse是宇宙的意思 。 超越宇宙 , 即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 理解元宇宙 , 需将名与实深度联系起来 。
现实世界可以用三个变量进行描述:时间(Time)、空间(Space)、实物(Material) 。 随着科技的发展 , 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 , 个人体验从能够感知的时空物实体世界向虚拟世界延展 。
将体验感进一步深化 , 不是简单地体验二元世界 , 而要从有时间到无时间、有空间到无空间、有实物到无实物的8个多元世界组合来回穿梭 , 被称为多元宇宙 。 如图一 。
有时间和空间 , 无实物 , 就是为人熟知的增强现实;有时间和实物 , 无空间 , 就是3D打印的场景;当手拿手柄 , 面对电视机进行网球训练时 , 就是有实物(手柄)而时间及空间为虚拟的场景……
这样就能形成现实与虚拟紧密耦合的世界 , 为元宇宙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打下基础 。
元宇宙并非简单的“新瓶装旧酒” , 而是多种技术解构后进行升级完善、重构而成的产业生态 。 元宇宙技术支撑体系(图二 , 百思BASIC架构)主要由5部分构成:1B、2A、3S、4I、5C 。
1B主要指区块链 , 包括公链、NFT(非同质化通证)、DCEP(中国数字货币)以及分布式金融 。 海外的NFT大多建立在以太坊上 , 因此在落地实施时需要对其进行改造 , 采用符合我国监管要求的公链技术 。
2A指游戏(电竞)技术和人工智能;3S代表空间计算、安全、数字孪生和数字原生的集合体;4I指交互技术、BCI(脑机接口)、物联网及VR、AR、MR、XR等相关技术;基础设施5C分别代表云计算、芯片、通讯网络、边缘计算以及能源的重构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