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规之下,大数据走的每一步,都得是安全路( 五 )


数据安全市场被认为标准化程度高 , 产品容易规模化 。 不过 , 企业出现个性化需求时 , 需要厂商利用其算法能力帮助客户根据其业务特性建模 。 韩祖利打了个比方 , 算法更像是发动机 , 企业购买发动机后 , 究竟是用于飞机、汽车 , 则是客户的选择 。
算法定制距离产品化依旧有一段距离 。 一位保险机构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曾对《财经》采访人员形容 , 算法跑了1000米 , 产品化还有9000千米 。 因此 , 服务该保险机构的企业通常需要派驻算法工程师驻场提供服务 。
不过 , 随着行业头部企业尝鲜 , 过去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也将逐步标准化 , 被行业内其他企业所使用 。 从行业来看 , 政府、金融、汽车、营销等领域目前对数据安全的需求高 , 愿意尝试 。 更多行业对数据的重要性认知刚刚觉醒 , 对数据安全的重视更是仍处于萌芽期 , 不同行业有各自的专业和特性 。
韩祖利说 , 这需要和细分行业的客户、专业安全领域的企业共同探索产品和解决方案 。 在市场初期 , 仍需保持较大的研发投入 , 和更多行业客户一起做定制化解决方案 。 但对于这些行业和企业来说 , 从数据资产的有序化运营管理的一开始就引入安全机制 , 少了历史包袱 , 更有效的发挥了数字生产力 。
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 , 数据安全将成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在未来数字化时代市场竞争中决胜的重要因子 , 在某一些关键节点上 , 甚至会成为关键因子 。 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只是数据规范化流动的政策推手 , 明确清晰法律法规 , 不仅可以保护个人数据 , 还将为未来更大范围的数据合法合规流动创造空间 。
谁未雨绸缪 , 谁就多一张底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