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2021,来“盘” | 2021年的手机市场堪比一部《长津湖》( 三 )


小米则在今年中一度超越苹果 , 登上了全球第二的宝座 。 小米之家已下沉至全国2200多个县城 , 县城市场覆盖率从去年的30%迅速提升至80% 。 除了硬件品类的数量外 , 先发优势还赋予了小米AIoT强大的用户基数 , 从而产生海量的数据 , 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因此 , 小米要将AIoT做成小米手机业务的催化剂、助燃剂 , 二者相互促进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 并将“手机×AIoT”打造成小米商业模式的动力源和护城河 。
其他则沦为others的行列 , 例如一封内部信打破了辉煌的一加 , 和OPPO合并成为了OPPO旗下独立运营品牌 。 例如中兴统一操盘中兴、努比亚、红魔三大品牌等变化 , 都在动荡的2021中慢慢归于平静 。
“北极熊团”夺榜
“打铁还需自身硬”
然而在近日召开的高通骁龙峰会上 , 一众国产手机厂商抱上了高通的“大腿” , 小米首先宣布小米12将首发搭载高通新款处理器 。 随后 , 包括realme、联想旗下摩托罗拉、中兴、OPPO、一加、红魔等多家手机品牌也纷纷宣布将首批搭载骁龙最新产品 , 甚至还出现小米和摩托罗拉争抢首发的现象 。 拥抱高通 , 确实省去了自研芯片的力气 , 但也让国产手机缺乏个性化优势 , 被“卡脖子”的风险不必言说 。
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的竞争点大多集中在影像系统、刷新率等性能上 , 缺乏硬实力的差异化竞争 。 与之相对 , 苹果的自研芯片以及丰富且具备粘性的iOS生态系统是iPhone重要且独特的护城河 。
有人说华为空出了市场 , 就会有手机厂商瓜分 , 但从深层次看 , 我们应该看到华为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底层逻辑和警示效应 。 即使一时间可能无法达到硬实力的快速实现 。 也不应学习《长津湖》里的伍万里怒吼:“老子不干了!老子走!”我们要塌下心来 , 多在自主研发、创新专利上深耕 。 这样 , 待我们“打开车厢门时” , 映入眼帘的才能是万里长城的巍峨矗立 , 才能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壮丽 。
2021年《长津湖》火了 , 2021年的手机圈却被泼了盆冷水 。 没关系 , 整装旗鼓再出发 , 当产品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 , 消费者不会因“这是国产”而放弃对产品性能的要求 , 核心硬件的不断探索与突破仍然值得期待 , 还好 , 我们看到国产手机企业正在努力 。
2022ICT行业趋势年会
通信圈2022开年盛会
等您来“同框”
↑点击上图了解详情↑
2021年度中国ICT产业龙虎榜
暨优秀解决方案
火热报名中!
↑点击上图了解申报详情↑
作者:申晴
责编/版式:范范
审核:申晴
监制:刘启诚
【系列|2021,来“盘” | 2021年的手机市场堪比一部《长津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