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数字赋能 天津制造“智能接手”

仲冬时节 , 寒风袭人 , 但位于津南区八里台镇的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硕大的生产车间里 , 却是一派热火朝天 。 尽管生产曾一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但生产部长王立伟对于今年产量仍完成200万台的原计划不变充满信心 。 是什么让全厂上下一心 , 铆足干劲?
原来 , 得益于持续加速向数字化深水区推进 , 这家智能工厂不断在生产效率上做“加法” , 在控制成本上做“减法” ,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多条产业链发展上做“乘法” , 在破解技术瓶颈上做“除法”……“整套数字‘算法’作用下 , 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消费者需求 , 从而研发和生产出供需匹配精准的产品 。 ”当然 , 最让王立伟兴奋的是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 , 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这也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 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数字化升级的决心 。 ”他说 。
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 是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 在海尔洗衣机工厂的车间里 , 只闻机器轰鸣声 , 以往劳动强度大、有一定危险系数的传统制造、搬运等环节 , 都被工业机器人接手 。 工人呢?正在采访人员纳闷时 , 穿戴着AR(增强现实)可视设备的检验员李赛文 , 手持洗衣机内筒迎面走到“赛文内筒首件检验台”前 , 通过5G网络 , AR智能眼镜即刻拥有了扫描仪、标尺等功能 。 李赛文根据眼镜中的工序指令进行如内筒高度、滚筒冲孔、拨水页等分步检测 , 并实时录入电子数据 , 对产品不良率进行检查 。 “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 , 数字化工序更精准、高效 , 一旦出现毫厘偏差都能瞬时发现 , 更能严把质量关 。 ”他说 。
作为海尔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智能+5G智慧园区 , 天津工厂应用了上百项人工智能+5G等智能制造技术 , 15个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落地 。 “生产线上配有上万传感器 , 每天产生海量数据 , 打破传统制造工厂的‘数据孤岛’ , 让工厂生产效率提升约30% , 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98%以上 , 且可全流程追溯 。 通过‘智家’App的数据 , 我们还能直接接收用户个性化订单 , 从而大规模柔性化定制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当下需求的产品 。 ”王立伟介绍 , 他们还借助具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 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卡奥斯COSMOPlat” , 用数据代替工人驱动生产 , 实现了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 。
王立伟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不仅要把工厂建设成为标杆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 还要通过工业互联网为更多企业赋能 。
【天津|数字赋能 天津制造“智能接手”】本报采访人员 史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