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国产“新冠救命神器”诞生:体积小巧价格“美丽”( 二 )


ECMO的工作原理是用离心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到体外 , 通过体外的膜肺 , 血液被氧合后 , 再输回患者体内 , 从而维持人体脏器组织的供氧 。 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关键 , 缺一不可 。
而国产ECMO小巧的体积 , 却要实现和进口设备一模一样的功能 , 是如何做到“小个子有大能量”的?王云兵告诉采访人员 , 这台国产设备看起来简单 , 实际上包括离心泵、人工血管、膜肺、监测系统等关键部分 , 只不过经过数千次试验 , 研发人员把很多功能“打包”集合在了一起 。
“比如 , 进口ECMO是一个功能操作需要一个芯片‘大脑’ , 而我们统一把所有的功能操作集合在一个芯片‘大脑’里 , 这个‘小方块’实际上就是整个设备运行的‘最强大脑’ , 医生在‘小方块’屏幕上就可以轻松操作 , 发出具体指令 。 ”王云兵说 。
为了让整个设备更加便捷 , 研发团队反复试验 , 还将人工血管长度较进口设备缩短了30% 。
关键“三宝”:“最强大脑”、抗凝血涂层、磁悬浮离心泵
“目前 , 通过第三方的权威评测 , 国产首台ECMO不仅在多个指标上与进口设备打成平手 , 在一些关键指标上甚至超越了进口设备 。 ”王云兵说 。
比如 , 集合了大部分功能芯片的“最强大脑” , 从外观呈现出来仅仅是一个“小方块” , 这个大胆又关键的创新 , 让业内人士都大吃一惊 。
“大家都没想到我们能做那么小 , 但是 , 结果就是我们真的做到了 。 ”王云兵说 。 刚开始 , 科研团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 他们先研究了ECMO工作需要的关键功能 , 然后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 这些功能是不是可以集合在一起?
根据ECMO的工作原理 , 大家决定大胆“闯”一下 。 好在 , 这个科研团队人数虽然不多 , 但麻雀虽小 , 五脏俱全 。 不仅有院士 , 还有临床医生 , 有专注医疗材料的研发人员 , 也有搞芯片设计的 。
20多个人一起埋头在实验室里研究 , 经过上千次不懈研发 , 终于打造出这个小巧的“最强大脑” 。
抗凝血涂层是国产ECMO的关键技术突破 。 研发团队试验了上千次 , 研发出最适合的抗凝血涂层 , 能有效减少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损耗 , 测试结果显示比进口设备效果还好 。
无轴磁悬浮离心泵也是一个关键突破 。 王云兵告诉采访人员 , 团队开发的无轴磁悬浮离心泵流场分布均匀 , 对血液破坏更小 , 效率也比进口设备提升了20% 。
长期以来 , ECMO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武器” , 国内有不少团队都在研发 , 甚至不乏比王云兵所在团队更有实力、资源和财力的 , 说实话 , 能否出成果 , 王云兵和团队成员最开始心里是没底的 , 也顶着不小的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