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看来 , 元宇宙是虚实相融的新世界 , 元宇宙实现了对时空的拓展 , 其未来面临着诸多风险 , 如虚拟人的归属问题、虚拟人的责任困境、人机交互下个人认知异化和行为异化等 。
当前 , 元宇宙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 其技术应用还处于低级层次 。 对于元宇宙的治理 , 可以采取边调研边发展边治理 , 确保不出现重大风险 , 又能积极推进元宇宙产业发展 。 近期可在现有的制度、法律、政策框架内来讨论 , 将当下的治理抓手落实在个人权力和利益关系层次 。
沈阳表示 , 未来元宇宙治理需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 经过多元主体的社会大讨论 , 实现发展与治理的平衡 , 避免一刀切式的治理框架 。 要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实现精准式的动态治理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薇指出 , 随着元宇宙概念被广泛关注 , 迫切需要从各个角度全面审视元宇宙可能引发的未来治理问题 , 包括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伦理、立法、监管等 , 从而建构一个公正、开放、负责任、向善、可持续的虚拟世界 。 她强调 , 全球尚有37%的人口没有接入或使用互联网 , 相较于元宇宙的治理问题 , 数字化的加速和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更迫切、更现实的挑战依然是数字鸿沟 。
应该善用虚拟/增强现实远离元宇宙
“元宇宙相关的若干概念目前在科学上十分不清晰并有误导性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特设专家组成员、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曾毅研究员将自己的主要观点概括为:善用虚拟/增强现实 , 远离元宇宙 。
曾毅赞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扎根现实 , 对现实通过虚拟和增强进行扩展和辅助人类对现实的认知 , 因此在善用的理念下适度使用是合适的 。 他认为 , 元宇宙在字面上表示有“宇宙的宇宙”“超越宇宙”之意 , 如果认为需要去塑造元宇宙 , 就应当与现实世界高度关联并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世界 , 一旦失去了这种关联 , 元宇宙就失去了根基 。
他还认为 , 面向人类的“数字孪生”概念也不具备科学合理性 。 孪生一方面强调相似性 , 另一方面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 无法对应到同一个实体 。 此外 , 目前的人工智能并不能克隆人类到数字系统中 , 人工智能目前也没有真正的理解能力、意识和真正的自主性 , 因此以数字孪生的愿景建构虚拟智能体模糊和混淆了人与人工智能的界限 , 而目前的人工智能只是一个看似智能的信息处理的工具 , 目前技术的发展远无法支持“数字孪生” 。
推荐阅读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虚拟|美新婚夫妇在“元宇宙”办虚拟婚礼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虚拟数字|虚拟数字人应用 加速产业渗透
- 虚拟世界|周鸿祎:元宇宙最大的风险是数字安全
- Waymo|PayPal CEO:积极在日本展开收购,开拓支付市场;网易入股虚拟数字研发商世悦星承 | 思维独角兽
- 设计|虚拟世界里的仓颉,竟是我自己?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银行|虚拟数字人,链接元宇宙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