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首届数字安全公开赛圆满落幕 AI应用破解真实场景安全难题( 二 )


揭榜挂帅 , 已经成为推进创新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新机制 。 在杜跃进看来 , 数字安全公开赛是一个揭榜挂帅的典型案例 , 而且是一种创新模式的“揭榜挂帅” , 这种开放协同创新的竞赛形式已经被证明是当前最有效的科研方式 。
本届数字安全公开赛解决的正是真实场景下的真问题 , 在赛题任务和数据设计方面也尽量还原了真实的安全对抗场景 , 参赛战队提供的解决方案无疑将对解决数字时代的安全难题有所帮助和启发 。

问题|首届数字安全公开赛圆满落幕 AI应用破解真实场景安全难题
文章图片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王小捷教授表示 , 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于网络安全相对较少 , 而“面向黑灰产治理的恶意短信变体字还原”赛题取自企业的反诈实务一线 , 将两者结合得非常好 , 对社会治理有一定价值 。 作为出题方代表 , 身处反诈一线的360手机卫士高级技术经理周楠评价称 , “无论是在提交的模型准确率、运行速度等指标上 , 还是在问题的解决思路上 , 战队表现均超出预期 , 对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 ”
【问题|首届数字安全公开赛圆满落幕 AI应用破解真实场景安全难题】“一切可分析 。 ”针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恶意软件家族分类”赛题 , 评审专家评价参赛方案时表示 , 有些非安全专业的参赛选手巧妙地把网络安全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 , 以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处理 , 这对未来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
开放数据与模型 丰富人工智能安全科研生态
“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 , 如何像石油、土地一样更合理和善意地被挖掘和使用 , 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 ”程学旗表示 , 促进数据开放和共享 , 为研究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 需要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 , 更离不开好的模式、机制和技术平台 , 以及社会认识观念上的共识 。
数字安全公开赛则为数据开放提供了良好示范 。 据悉 , 本届大赛带动的开放数据、模型以及优秀方案 , 将沉淀在“安全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 并逐渐形成可持续使用、不断完善的人工智能安全科研生态 。 该平台由科技部批复 , 360集团牵头承建 , 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系统安全风险、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创新成果落地难以及人工智能创新环境匮乏等问题 , 从而提升国家人工智能安全科技创新能力 , 打造人工智能的“安全底座” 。

问题|首届数字安全公开赛圆满落幕 AI应用破解真实场景安全难题
文章图片

未来 , 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赋能网络安全行业?大赛多个评委表示:“人工智能从科研推动到应用商用的基础条件包括专业人才、足够的算力 , 优秀的算法 , 以及海量数据样本 , 这些要素互为补充 , 缺一不可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