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反派脸的我想做个好人,但身边人不让( 二 )


这里我们用《鱿鱼游戏》的剧照作为示例 , 评估内容就是:
请根据面孔判断 , 以下二人谁更值得信任?

新浪科技综合|反派脸的我想做个好人,但身边人不让
文章图片
图5/5
对实验材料的模拟 | 鱿鱼游戏
研究结果发现 , 正确地将无受贿行为政客评估为值得信任 , 或正确地将有受贿行为政客评估为不值得信任的总体准确率为61% , 在控制了美国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因素后 , 总体准确率依然大于随机猜测 。
也就是说 , 人们确实能够一定程度地通过看脸推断出男性政客的不道德行为 。
研究2中 , 研究者分别在美国和韩国找了两拨大学生 , 请大家完成研究1的看脸识人任务 , 与此同时 , 给自己的“看脸识人”能力打分 。
结果表明 , 两群大学生的总体正确率均高于随机猜测 。 但是 , 个体对自己所做判断的自信水平和实际准确度之间并无关联 。
虽然普通人猜对结果的概率比瞎猜要高 , 但人们不太有自知力 , 在判断自己准不准这件事上和瞎猜差不多 。
“这些人与我交朋友 ,
看中的是我的职位啊”
为了解人们到底为何能“看出”贪官 , 研究者设计了第 3 项研究 , 这次研究者不仅调查了“行贿者”对贪腐面孔的感知 , 还调查了“受贿者”是不是真的会受贿 。
这个研究分为好几步 。 第一步 , 研究者邀请了56名普通韩国成年人按统一的要求提供了个人大头照 。
第二步 , 研究者邀请了800名美国成年人给这些照片的特质打分 , 例如值得信任程度、容易受贿程度等 。
完成打分任务后 , 这800名被试还需要做贿赂判断任务 , 他们需要想象自己是一名潜在行贿者 , 例如想象自己是一名犯了错的职员 , 正在决定要不要贿赂同事以掩饰错误 。
然后研究者会再展示一遍大头照 , 要求被试仅基于样貌判断 , 自己会不会向照片上的人行贿 。
第三步 , 研究者重新召集了第一步中的56名韩国人 , 同样让他们想象贿赂判断任务中的场景 , 但他们需要设想自己的身份是潜在受贿对象 。
他们要回答“我在该场景下是否会接受贿赂”以及“如果有X人向自己行贿 , 我会接收其中多少人的贿赂?”这两个问题 。
其中 , 第二个问题中的“X人”是第二步的800人中 , 实际选择向此人“行贿”的人数 。
实验结果显示 , 在控制了潜在的影响后(比如这个小姐姐太好看了 , 或者这个大叔看着太惨了) , 研究者发现人们更倾向于向看上去更不值得信任、更腐败、更不道德或更不诚实的人行贿 。
通过“受贿者”面孔感知到的个人特征 , 也确实能显著预测“受贿者”实际决定接收的贿赂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