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大家|奇特“新脑”:意识从物质中产生的几种形式( 五 )
文章图片
图14/27
芯片的规格
但是有两件事限制了这项技术继续发展 。 一是它产生大量热量 。 一个小小的芯片能产生高达130瓦的功率 , 这取决于你使用它的程度 。 而人脑可产生大约30瓦的功率 , 尽管它比人脑小得多 , 但它产生的能量和热量却比人脑多 。 计算机技术前沿的一个巨大挑战是散热 。
芯片单元也变得越来越小 。 45纳米这一规格 , 可能对你来说太抽象了 , 它只有原子大小的几倍——大约是单个原子的十倍 。 所以 , 芯片运作背后的这些小逻辑门并不比单个原子大多少 。 芯片惊人的能力依赖于这些奇特的新“脑” , 依赖于对物质如何工作的强大理解 。 所以说 , 物理很伟大 。
要走得更远 ,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物质是如何工作的 。 因为越小意味着越快、越便宜 。 我们制造越来越小芯片的技术推动了技术进步 。 这在哲学上非常有趣 。 你制造机器 , 制造出的机器再制造更小的机器 。
但事实远比此更为复杂 。 同样 , 它需要许多基础物理创新和深刻理解 。 这就是万物的本质 , 沿着这条路 , 多年来进展显著 , 至少有50年的发展史了 。
摩尔定律正发挥着作用 。 摩尔定律并不是一个定律 , 它不是自然定律 , 而是对数字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的观察 。 这一定律概述:大约每两年 , 芯片的线性尺寸将变小一倍 , 价格便宜一倍 , 速度快一倍 。 这一业态已持续了几十年 。
现在 , 翻一倍也许不像以前那样了 。 由于基本的物理原因 , 这种进展速度将很难保持 。 现在的比特几乎总是涉及:分离电荷以获得电压 ,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 , 或者排列物体(通常是电子)的自旋 。 因此 , 如果你想编码“1”和“0”(这通常利用电压来实现) , 你要做的是这样分离电荷:如果高压开启 , 即正电荷在上而负电荷在下 , 你会得到“1”;相反 , 你会得到“0” 。 这是在物理上实现“1”和“0”的一种方法 。 或者 , 你可以利用自旋方向:自旋全部向上、向下分别代表“1”和“0” 。
如今 , 尺寸越来越小 , 小到只有几个原子大小 , 因此 , 在“0”和“1”的基本实现上 , 我们可以利用的仅有几个单元 。 如果我们想继续改进技术 , 那将要改变摩尔定律 , 以及改变我们工作的本质 , 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 因为当我们进入只有一到几个自旋或电荷的层次 , 规则变化了 。 我们进入所谓的量子力学领域 , 面对的是物理学中的量子行为 。
量子世界是一个很难开展工作的地方 , 在那里你只有一个电荷或一个自旋 。 数量上发生很小的涨落 , 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 而在量子世界中 , 涨落无处不在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