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 , 由于市场环境变差 ,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很轻松的生存下来 。 有些原本对待员工很好的最佳雇主 , 却因为自己经营不善或者运营成本太高等原因 , 不得不消失在市场上 。 最终剩下的公司 , 大多都让员工觉得很累、很辛苦 。 也有一些公司原本曾经对员工很好 , 在不景气时也不得不委屈一点 , 乃至提升招聘门槛以及裁员 。
在这个时候 , 如果企业有使用AI辅助HR工作 , 只能是更坚决的执行老板的意图 , 也就是帮助他们更极限的压榨员工 , 更鸡贼地计算让员工忍耐而不爆发的最低工资水平 , 以及更高效精准且符合劳动法的实现裁员 。
但这也不应该完全算是AI的错 , 有合理理由相信在经济景气 , 更多公司能繁荣成长时 , AI也会在老板认可之下 , 帮助企业实现对员工利益的提升 。
同样的 , 现有的审查机制也应该以结果为导向 , 无需关注企业具体执行HR政策过程中是否使用了AI , 而是要看最终结果是否损害了劳动者利益 , 如果有 , 则应该坚决执法 。
文章图片
互联网京日记张京科:
短期内看 , AI招聘在筛选简历和绩效管理等环节 , 可以帮助公司节约一定的成本 。
但是长期来看 , 经济学问题还是会最终演变为社会学问题 , 如果人类没有了无意义的工作 , 没有了工作岗位 , 何以遣此余生?
以机器的确定性来避免人类的不确定性 , 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
每一次交易所闪崩 , 没有感情的机器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
唯一不犯错的只有上帝 , 人工智能正在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 。
行业观察者火神八号:
个人感觉AI招聘的意义不大 。 因为AI招聘非常程式化 , 选拔出来的是最适合干这个的人才吗?不是 , 是做题家 。 当下的AI水平别说真正的面试了 , 哪怕筛简历都不靠谱 , 所以最多是刺激简历润色产业的发展 。
资深媒体人刘天妍:
现在各大招聘平台都“理想化”的选择运用科技手段招聘员工 。 头号感受就是“AI招聘”噱头很足 , 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
第一 , 如何保证求职者信息的真实性?第二 , AI算法对于不同行业和岗位的信息储备是否完整?第三 , 首轮被剔除的候选者是否就再无匹配资格?
以上这些问题也频繁困扰“人工审核” , 就目前AI科技发展的状况和庞大的人力市场来看 , 初筛简历确实是节省成本的好方法 , 但是对于视频面试这种需要“面对面”灵活应用的考核环节来说 , AI科技的属性比“筛选”需要更加“高级” 。
从传统的人力筛选到科技算法 , 延长了为了不被时代淘汰的各企业的生命线 , 国外企业敢实施“AI解雇” , 但对于国内是不可取也不现实的 。 首先你如何判断员工无法胜任工作?其次《劳动法》是否可以接受AI的“佐证”?还有这些还未证实准确性的“AI审核”是否会劝退候选者?影响概率有多少?市场接受程度在哪呢?招聘平台看“招聘筛选” , 录用企业看“解聘算法” , 员工的未来把握在AI手里 , 又是否会催生利用算法漏洞来扩展的“灰色地带”?
推荐阅读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雷军|和雷军一起开箱,领取小米12「专属指南」
- 市场|因时乘势 奋进启航|写给2022年的一封信
- 教父|“博客教父”方兴东抢先体验荣耀Magic V,独创技术加持或成折叠屏市场拐点
- 市场|摩托罗拉新机g71发布,主打强续航,起售价1699元
- 市场|三星可折叠手机今年销量突破 800 万部,是去年的四倍
- 赛道|声网发布实时互动场景创新生态报告,预测RTE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