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完成科学使命 , 正式退役 。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却也最神秘的粒子之一 , 蕴藏着宇宙的诸多奥秘 。
2012年 , 大亚湾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 这一成果为研究宇宙起源 , 尤其是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提供了可能 ,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大亚湾实验是物理学基础研究的一大步 , 推动我国中微子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 新一代江门中微子实验预期2022年完成建设 , 未来有望揭开中微子质量顺序的谜底 。
12日上午 , 大亚湾实验负责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按下了停止运行的按钮 , 实验大厅的水池外罩被打开 , 沉浸在碧蓝色高纯水中的4个中微子探测器运行取数9年来第一次显露在空气当中 。 至此 ,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退役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温良剑回忆 , 2011年大亚湾实验正式运行取数仅55天就取得了重大突破 。 温良剑说:“应该说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发现(中微子)一种新的振荡模式 , 测到跟这个振荡模式相关的混合角θ13不为零 。 这个值在过去理论上是不清楚的 。 我们发现(θ13)不为零 , 给下一代实验打开了一扇大门 。 ”
该成果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 不但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 还获得了2016年度“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和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 此后 , 大亚湾实验将中微子振荡振幅的测量精度从2012年的20%提高到了3.4% ,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 , 该精度不会被超越 , 也使得我国的中微子实验研究实现从无到有 , 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 那么如今它为何要退役呢?王贻芳表示:“它的精度再继续运行下去已经不能够提高了 , 因为被整个设备仪器的误差所限制 。 总体来说 , 大亚湾实验是超出我们的预期 。 在θ13本身的测量方面 , 它的精度远远超过我们设计的目标 。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贻芳|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宣告结束,实验装置正式退役】(图源:中国科学院)
推荐阅读
- TSMC|万亿元投资 台积电要在台湾中科建厂
- 峰会|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峰会开幕在即 直击六大热门主题
- 主题|AI合成主播丨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新高地
- 上海|在创新转型中塑造“上海湾区”的金山实践
- Intel|英特尔寻求先进制程代工外援 台湾地区一众封测厂受惠
- 主题|7部大湾区纪录片登陆Discovery探索频道
- 台湾|“两岸新时代·科技新融合” 2021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在厦门举办
- 演讲|广州南沙“黑科技”闪亮大湾区科学论坛
- 薛其坤|2021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啦!中外科学大咖这么说
- 软件|风起湾区 科创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