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商汤延迟IPO:三年半亏逾240亿 招股书47次提“元宇宙”( 二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科技已开发超过22000个商用AI模型,涉及多个垂直行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商汤科技收入已在2020年位列AI行业亚洲第一 。
净利率持续下滑
今年以来,AI头部企业备受市场关注,处在聚光灯下,并非是这些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或产品落地难的问题解决实现阶段性进展,而是在多年“烧钱式”经营模式下,不再受资本追捧的AI巨头为获取融资开始扎堆冲刺资本市场 。
与商汤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的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截至目前,旷视科技、云从科技的科创板IPO已经提交注册,依图科技的科创板IPO已于今年6月终止 。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中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AI四小龙”也都处于不同程度亏损的情形 。
采访人员梳理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 月末,旷视科技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66亿元;截至2020年末,云从科技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4.35亿元,公司预计今年1-9月归母净利润续亏3.1亿-3.6亿元 。截至去年6月,依图科技累计未弥补亏损已超过70亿元 。
作为“四小龙”之首的商汤科技,亏损规模也是一马当先 。截至今年6月末,商汤科技累计3年半净亏损了242亿元,对应的期间营收只有99.75亿 。商汤在招股书中提到,由于AI产业还处于初期,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未来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 。
根据招股书,商汤科技投入重金研发技术,不断扩大的营运成本,导致净利润持续亏损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总体运营费用率呈上升趋势,2021上半年达 212.4%,较2020全年上升79.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研发团队和行政团队的扩大导致的雇员福利开支增加以及管理团队和行政人员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的增加 。
【最新消息|商汤延迟IPO:三年半亏逾240亿 招股书47次提“元宇宙”】2020年以来,商汤科技的营收出现增速下滑的趋势 。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53亿元、30.27亿元、34.46亿元、16.5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6.5%、56.8%、70.6%、73% 。
尽管毛利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由于研发投入较高,公司净利率持续下滑 。2018至2020 年,商汤科技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8.1%、-38.1%、-20.5%,2021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至-35.0% 。
上述期间内,商汤科技净亏损分别为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及37.13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242亿元 。在消除了管理层认为的不能反映公司经营表现的项目的影响后,商汤科技经调整亏损净额大幅降低,报告期内,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5亿元、11.55亿元、7.08亿元及5.7亿元 。
“AI技术落地难的问题已成为市场各方的共识,近年来,AI企业“造血能力”差的问题暴露无遗,这导致一级市场内投资人对AI企业的态度今非昔比,大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目前看,算法算力等软件技术的更迭无法驱动行业革新,”一位TMT分析师对采访人员说,“在AI技术应用场景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AI企业没有清晰的主营业务路线,越干越杂,甚至干得越多亏得越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