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团队刷新全球蛋白质结构预测纪录 大牛彭健创业项目一鸣惊人( 三 )
他在博士期间设计的著名算法RaptorX以及在UIUC任教期间设计的DeepContact算法,多次在CASP比赛中获得领先的成绩,并很早就尝试将深度学习的技术引入这个领域 。
文章图片
彭健也因此在2016年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研究奖,并于2020年获得计算生物领域最高奖奥弗顿奖(Overton Prize) 。
此前,奥弗顿奖获得者包括David Baker,Trey Ideker以及Aviv Regev等计算生物学领军人物,而彭健教授也是该奖项20年来的唯一华人得主 。
今年6月,看到了领域内正在发生的质变,在张亚勤旗下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孵化之下,正式创办华深智药 。很快便完成了千万美元级天使轮融资 。
文章图片
创办伊始,华深智药就明确要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平台,并结合自研高通量生物实验技术,为研发人员提供微观世界分子计算、模拟与设计的智能系统 。
彭健明确,在新药开发领域,特别是大分子药物开发,华深智药希望用创新性地使用AI重构药物开发流程,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新药研发速度和效率 。
而HeliXonAI平台,就是华深智药第一阶段的成果 。
并且HeliXonAI平台的产业应用,也已经开始展现,因为该平台集成了包含蛋白质交互,蛋白质动态建模,抗体关键区域建模,靶点查询,蛋白质设计等一整套生命建模流程体系……
于是在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抗体设计和免疫逃逸位点检测等任务中,也能发挥作用 。
据说,相关成果已经进入产业转换阶段了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