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正|陈省身:21世纪的数学( 二 )


还有一个问题是 , 为什么许多不同的学科往往会用到相同的数学?这也是弄不清楚的问题 。 一种解释是好的数学太少 。 天下的高山就那么几座 , 天下漂亮的东西总是不太多 。 你到了北京 , 去玩漂亮的地方 , 无非是长城 , 天坛 , 故宫 , 总之是不太多 。 数学要讲应用 , 就往往归结到那几种特别好的数学 , 这种好数学也不多 。
我的题目是讲21世纪的数学 , 也就是要讲中国的数学该怎么发展 , 如何使中国数学在21世纪占有若干方面的优势 。 这个办法说来很简单 , 就是要培养人才 , 找有能力的人来做数学 。 找到优秀的年轻人在数学上获得发展 。
具体一些讲 , 就是要在国内办十个够世界水平的、第一流的数学研究院 。 中国这么大 , 不仅北京要有 , 别的地方也应该办 , 一般说来 , 也许应该办十个 。 至于什么叫够水平、第一流 , 这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 我只能说南开数学所不够水平 , 南开要达到世界水平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 中国科学的根子必须在中国 。 中国科学技术在本土上生根 , 然后才能长上去 。
可是要请有能力的人来做数学很不容易 。 我从1984年开始组建南开数学所 。 开始想请有能力的人来所工作就是了 。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 , 很难做到这一点 。 我们办第一流的研究所就是要有第一流的数学家 。 有了第一流的数学家 , 房子破一点 , 设备差一点 , 书也找不到 , 研究所仍是第一流 。 不然的话 , 房子造得很漂亮 , 书很多 , 也有很贵的计算机 , 如果没有人来做第一流的工作 , 又有什么用处?我看到这种情形 , 就改变想法 , 努力训练自己的年轻人 , 培养自己的数学家 , 送他们出国学习 , 到世界各地 , 请最好的数学家给予指导 。
我很高兴告诉大家 , 这些措施已经开始出现成效 。 比方说贺正需 , 他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跟M.弗里德曼学 , 弗里德曼得过菲尔兹奖 , 是年轻的领袖人物 。 他亲自对我说 , 贺正需是他最好的学生 。 贺正需现在在普林斯顿 。 再比如 , 王蜀光 。 他是王宽诚基金会资助出国的 , 在选拔考试中获第一名 。 我介绍他到英国牛津大学 , 跟S.唐纳森(学习) 。 唐纳森是英国当代最不得了的年轻数学家 。 我想他大概还不到30岁 , 现已成为牛津大学教授 。 王蜀光一年前已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 。
另一位王荣光(和王蜀光不是兄弟)也是王宽诚基金会资助出国的 , 他到美国哈佛大学跟C.Taubes读博士学位 , 今年也做完了论文 。 还有一位是张伟平 , 他的老师是D.别斯缪(Bismut) , 是法国最有名的年轻数学家 , (另一位是A.Connes) 。 张伟平在巴黎只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 , 现在在巴黎的Institut.desHautesEtudes做博士后 。 我还可以提到一些人 , 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