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构建全球微生物基因目录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团队成果登上《自然》主刊( 二 )


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了宏基因组中单基因簇的频率 , 发现大多数单基因簇是出现频率低于0.1%的罕见基因 。 单基因簇的频率服从中性(或接近中性)进化假设下的幂律分布(power law) 。 事实上 , 虽然观察到很多变异 , 但大多数变异并不是对环境的适应 , 而是由所谓的“中性进化”驱动:变异只是随机的结果 , 而不是达尔文选择 。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抗生素抗性的产生 , 以及未来抗菌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多学科交融的国际化研究团队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团队聚焦于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交叉研究 , 自2018年以来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 。 团队拥有计算机、数学、生物、物理等不同学科背景 , 交叉融合 , 国际化氛围浓厚 。 2020年 , 团队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 。
作为类脑研究院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团队的负责人 , 赵兴明介绍 , 前沿科学越来越突破学科界限 , 需要全域视野和全球视野 。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全球视域下的微生物基因目录 , 对于理解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
编辑:林馥榆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团队|构建全球微生物基因目录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团队成果登上《自然》主刊】关注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