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鸿蒙“启蒙”:手机开发者Beta版落地 华为展开物联网蓝图

从手表、电视、再到手机的Beta版本 , 鸿蒙OS的触角正在迅速扩张 。 也意味着如今鸿蒙大楼框架已经搭好 , 在等待着开发者们、应用的参与和入驻 。
鸿蒙(HarmonyOS)大计走向台前伊始 , 华为就在新建一座高楼 , 从地基开始一点点往上塑造 , 近期又到了新的节点 。
【21世纪经济报道|鸿蒙“启蒙”:手机开发者Beta版落地 华为展开物联网蓝图】12月16日 , 华为发布了针对智能手机开发者的鸿蒙OS 2.0 Beta版本 , 从手表、电视、再到手机的Beta版本 , 鸿蒙OS的触角正在迅速扩张 。 这也意味着 , 如今鸿蒙大楼框架已经搭好 , 在等待着开发者们、应用的参与和入驻 。
需要指出的是 , 此次的Beta版本只是面向开发者 , 鸿蒙OS2.0正式用于华为手机还要等到明年 , 在9月的开发者大会上 , 华为就已经公布了这些规划 , 现在处于逐步落实的过程中 。
具体来看 , 现在开发者可访问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 , 申请获取HarmonyOS 2.0手机开发者Beta版升级 , 而华为面向手机开发者开放完整的HarmonyOS 2.0系统能力、API(应用开发接口) , 以及开发工具DevEco Studio等技术装备 , 帮助手机开发者更轻松、高效地开发新应用 。
这也是华为构建鸿蒙生态的重要举措 , “做一个操作系统 , 技术上不难 , 生态才是核心 。 生态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单个技术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谈道 , “同时 , 做生态如果配合不上产业发展变现的机会 , 强做一个生态也非常难成功 。 ”
操作系统的路道阻且长 , 但华为不得不做出选择 , 面对外部打击 , 华为需要快速地未雨绸缪 。 另一方面 , 鸿蒙对标的谷歌物联网操作系统Fuchsia也加快了开源的速度 , 两者布局目的不同 , 生态也尚在初期启蒙阶段 , 但是 , IoT时代的操作系统卡位已经开启 。
手机:最重要的拼图
为何要研发鸿蒙?
王成录在发布现场阐述道 , 目前所有应用生态几乎全部基于智能手机平台 。 虽然智能手表、智能电视、车机 , 包括其他IoT设备已经出现好几年 , 但是生态发展非常缓慢 , 这背后的问题是应用太少 , 而问题出现最核心的因素是操作系统的高度碎片化 。
因此 , HarmonyOS设计之初 , 就是面向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 , “我们希望用一套操作系统解决所有IoT硬件设备搭载系统的问题 , 硬件生产厂家不需要在生产不同硬件的时候 , 裁减或者寻找一个新的系统安装 。 ”王成录表示 , 更重要的是 , HarmonyOS给所有应用开发者提供分布式编程框架 , 让大家用自己熟悉的高级语言 , 只写一次的业务逻辑就能够运行在所有设备上 ,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在各个孤立设备上的共享 。
可以看到 , 分布式、跨终端、多场景 , 是鸿蒙OS中不断被提及的特点 , 鸿蒙的应用也从IoT切入 , 此前华为的部分手表、大屏产品已经搭载鸿蒙OS , 接下来华为手机也即将支持鸿蒙 。 虽然鸿蒙不局限于手机 , 但不论从使用频率还是手机连接量级来看 , 手机都将会是鸿蒙生态版图中的核心 。
此次针对手机开发者的Beta版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在采访中向采访人员介绍道:“第一部分是分布式的编程框架、第二部分是分布式的UI、第三部分是DevoEco Studio Beta3版本 , 即开发者的工具平台 。 比如在第一部分的开发框架中 , 就含15000多个API , 能够让手机应用开发者满足对于系统能力的调用需求 , 同时也能够让大家一次开发 , 多端部署 。 鸿蒙项目开源以来 , 我们已经聚集了十万以上的开发者人才生态圈 。 ”
随着鸿蒙OS手机版本的不断推进 , 参与其中的应用厂商也越来越多 , 目前 , 京东、银联、优酷、科大讯飞等120多家应用厂商已开始基于HarmonyOS进行开发创新 , 更多应用方的合作还在推进中 。
从未来用户体验的角度看 , 据华为介绍 , HarmonyOS通过分布式技术 , 将多个物理上相互分离的设备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 。 例如 , HarmonyOS可以通过手机、手表的协同 , 优化出行体验 , 等待网约车时 , 用户不必频繁掏出手机查看车辆动态 , 车牌号、车辆位置等信息会在手表上实时同步 , 抬手可见 。
华为和谷歌的蓝图
无独有偶 , 近期鸿蒙所对标的谷歌Fuchsia OS也有了新动作 , 上周正式对外开放了源代码 , 让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其中 , Fuchsia也是针对物联网时代的设计 , 被认为是谷歌手机、电脑、物联网等设备的大一统操作系统 。
面对IoT时代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 谷歌和华为都各自绘制了一个宏大的蓝图 , 并在规划中一步步前进 , 只是目前还是处于发展初期 , 生态的建设都有待观察 。
“不得不说 , 谷歌在操作系统上积累深厚 , 研发能力过剩 。 最开始的安卓操作系统并不是天然设计出来用于手机的 , 而是用于机器人的 , 但是加了通讯的操作模组后 , 发现在手机上很合适 , 随后快速普及开来 。 ”一位软件行业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安卓是要完成互联网的使命 , 但是现在谷歌发现不合时宜了 , 包括碎片化等问题 。 于是针对IoT , 谷歌重新设计了Fuchsia , 可以说是想要完成安卓的未竟之志 。 然而 , 这个梦想却并不易实现 , 发展速度并不快 , 安卓当年起于草莽猛然成长 , 而现在Fuchsia精心设计尚未能有所建树 。 ”
再看华为 , 鸿蒙则是背水一战 , 美国的制裁之下 , 谷歌的合作切断 , 华为只能在软件领域重新起步 。 虽然鸿蒙相关的研发华为在进行 , 但如今的上阵也非计划之中 , 只是不得不提前加速进度 , 及早执行 。 对于华为而言 , 这条路不得不走 , 尽管比较艰难 , 但必须为未来做准备 , 鸿蒙从国内开始尝试拓展 , 也能得到国内硬件厂商更多的支持 , 华为自身手机以及可穿戴等IoT产品量级也很高 。
华为透露 , 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厂商加入HarmonyOS生态建设 。 杨海松告诉采访人员:“明年我们的目标是会有1亿台搭载HarmonyOS的生态设备 , 发展是超出我们预期的 , 特别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头部智能家电企业都已经在跟我们谈 , 有一些已经签约 。 ”
在他看来 , “一个生态的最难的时候就是现在 , 从0到1 , 我们希望明年年底在横向的场景上能达到16%的市场份额(生死线) 。 比如智能家居 , 明年年底的时候 , 我们期望能够占据中国的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的生死线 , 即出货量的16%是我们的底线目标 , 这个目标很(具)挑战 。 ”
对于华为的自研产品 , 杨海松表示:“当前华为不少品类的自研产品 , 其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6%了 。 未来华为自研设备 , 升级EMUI11的设备将优先升级到HarmonyOS上 。 ”
整体来看 , 当前的操作系统、万物互联生态呈现颇有意思的局面 。 原来安卓的归安卓 , 物联网的归物联网 , 现在鸿蒙、Fuchsia纷纷出世 , Arm崛起、苹果在Arm芯片支持下打通多终端软件生态 , 可以感受到新时代的集结号正在吹响 , 全球纷争的局面下 , 鸿蒙的蓝图将如何展开 , 值得探讨和观察 。
(作者:倪雨晴 编辑:李清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