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讲坛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第一章《人类的新议题》中写道 , 人类已经相当成功地战胜了饥荒、瘟疫和战争 , 在21世纪及未来 , 人类追求的是永生、幸福快乐和成为“地球之神” 。
人类真的能拥有赫拉利形容的这种生活吗?什么科学会主导21世纪?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接受“人文清华”讲坛专访 , 畅谈如何理解人类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
文章图片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
21世纪仍然是物理学的世界
有观点认为 , 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 。 物理学的直接产物——原子弹 , 用震惊世界的方式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敲下重锤 , 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物理学的巨大“主宰力” 。 而同时 , 从20世纪到21世纪 , 抗生素和疫苗的发明与普及显著促进了人类寿命的延长;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等生命科学议题则越来越成为人们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着眼点 。
这些是否说明 , 生命科学会接棒物理学主宰21世纪?
在吴国盛教授看来 , 21世纪“仍然还是物理学的世界” 。
吴国盛认为 , 从根本上说 , 整个人类近代社会都是由物理学“统治”的 。 从物理学到化学 , 再到生命科学 , 科学的内部发展有其先后次序 , 后者往往以前者为基础 。 而正是这种内在联系决定了新兴的领域不会淘汰已经较成熟的科学门类 。 因此 , 就像化学没有淘汰物理学 , 而是与物理学长期共同运作一样 , 生命科学还是基于物理学和化学之上的发展 。
文章图片
1927年的索尔维物理学会议的会后合影
被认为包含了一大部分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
“在21世纪 , 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等非还原论的议题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 越来越成为人类对待生命态度的哲学指南 , 的确从这个角度看 , 我们可以将21世纪命名为‘生命科学的世纪’ 。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 生命科学所采用的方法、所基于的手段都是物理学的方法和手段 。 ”吴国盛以当今生物学最大的标志——分子生物学为例 , 指出分子生物学的突破在于它第一次让生物学进入了分子层面 , 让人们得以从全新的角度去考察生命的过程 , 发现遗传、变异、发育的奥秘 , 但生物学进入分子层面的关键指标——电子显微镜 , 其实是物理学的工具 。 而且现代生命科学基本上还是还原论的思路、控制支配的思路 , 而这些方法都是物理学的方法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21世纪“仍然还是物理学的世界” 。
文章图片
电子显微镜让生物学得以进入分子层面
当今科学以“变现”为目标
那么从过去到未来 , 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可把握的大方向或可确认的总目标呢?吴国盛教授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 从整个西方科学史角度看 , 人类发展科学的目的经历了从“解释世界”到“控制世界”的转变:在文艺复兴之前 , 以希腊为代表的科学侧重于就意识形态或观念进行逻辑沟通 , 集中在观念意义层面;进入近代 , 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动机 。 “人要学会像上帝那样做事 , 像上帝一样获得权力 , 能控制世界” , 换句话说 , 近代以来的科学 , “就是要动真格的” 。
文章图片
落到社会发展中 , “动真格”意味着创造财富 , 建立人类的支配地位 。 吴国盛认为这是科学的”变现” , 它不一定在科学知识产生的时代发生 , 但会在科学事业的发展中慢慢兑现 , 比如牛顿力学在牛顿时代是没有“力量”的 , 但当今整个航天事业都是牛顿力学的“变现” 。
“看科学发展的方向 , 就看哪个科学领域兑现得最多 。 ”
科学越发展 , 人类越被奴役
而吴国盛指出 , 在人类为“控制世界”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 , 必然面临一个“悖论”:由于人类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 , 因此人类对自然征服得越厉害 , 自己就被征服得越厉害 , 就被奴役得越强 。
这种控制和征服对每个人的影响是切实的 。 在社会学意义上 , “现代社会的许多弊病 , 实际上正是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活的结果” , 如钟表让时间分类越来越细 , 人类生活节奏因此加快 。 在生物学意义上 , 吴国盛认为看似已经司空见惯的“熬夜”实际上就是人类试图控制自然的一个缩影 。 表面上 , 科学的发展和人工照明的发明让人类得以打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节律 , 晚上工作学习变成了一种能力;但本质上 , 身体睡眠节律是人类作为生命体几百万年积累的结果 , 想用几十年把它打破是不可能的 , “熬夜带来的是生态系统失调 , 你身体就有问题 。 ”再比如抗生素过分使用导致超级细菌自己进化;我们用越多的数字化方式控制世界 , 自身也被深深卷入数字控制中......这些均说明人类征服的能力越强 , 实际自己被奴役得越厉害 。
文章图片
“人类越想把地球按照自己的意志做成单一的样子 , 后果就越严重 。 ”在吴国盛看来不断面临各种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必然 , 新科学和新技术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必然带来新问题 , 这是一件“没完没了”也“逃避不了”的事 。
“是不是能够像赫拉利非常乐观地说的 , 人类饥荒、瘟疫和战争的问题都没有了 , 剩下的是人怎么处理长生不老的问题了?看样子还不是 , 这次新冠病毒一出来对很多问题的认识都要重新改变 。 ”“你毕竟是地球上的生命 , 而且不是最古老的生命 , 多少生命比你老啊 , 病毒、细菌 , 那都比你老多了 , 你没来地球之前它们都待了多少年了 , 所以它们是地球的主人 , 我们是临时过客 , 这个事情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 。 ”
“实际上说白了 , 科学的任务不过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的增加 。 如果把科学的最终目标定位为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 , 这是一个妄想 。 ”“就像你拔着头发要让自己离开地球一样 。 ”
吴国盛:人类越想用科学征服地球 , 自己反而越被奴役
嘉宾简介:
吴国盛 ,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 曾任第七、八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 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代表作《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历程》《时间的观念》《希腊空间概念》《技术哲学讲演录》等 。
_原题《长生不老?吴国盛:科学如果想凌驾于自然之上 , 是妄想》
【物理学|长生不老?吴国盛:科学如果想凌驾于自然之上,是妄想】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 物理学|科技盘点:“祖冲之二号”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2021年的中国科学成就~
- 国际|我国量子计算优越性实验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物理学|我国量子计算优越性实验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物理学|在量子世界,时间没有意义?(转)
- 科普|抖音最帅物理学家火了!用播音腔讲宇宙的“十万个为什么”
- 国际|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促进物理学优秀研究成果传播
- 物理学|美国89岁医学教授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 夸克|微观物理学的重大突破!夸克是如何相互作用,组成我们所在的世界
- 高合|物理学家去拍电影?高合丁磊原来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 Hubert|法国天体物理学家卢米涅获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