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0日消息 在日前举办的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 , 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组织宣布成立 , 湖北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发布 , 依托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进一步带动科研创新 , 通过科研创新加速孵化行业应用创新 。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 是国内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 武汉开创了“一中心四平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 “武汉模式” 。 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 中科院自动化所、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发布全球首个图文音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深度学习专用框架“武汉.LuojiaNet”、蛋白质折叠预测等多项AI创新成果 。
生态创新中心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提供服务和创造产业价值的主体 。 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 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起 , 可对外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服务、产业聚合发展服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 。
武汉模式、武汉速度与武汉架构也有了全新的发展 , 从武汉模式走向中国模式 , 从武汉速度走向武汉高度 , 从计算中心的武汉架构走向算力网络的武汉枢纽 ,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国样板” 。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致辞中表示:”武汉的成功实践说明 ,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产学研用”各方的通力协作 , 华为将坚持技术创新 , 致力于打造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 , 与产业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的腾飞 。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城市新型公共基础设施 , 为企业、组织机构、科研院校等提供普惠AI算力 。 当前 , 采用集约化方式建设公共算力已形成广泛共识 , 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 , 全国有二十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
通过构建本地生态发展团队 ,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探索出一条生态发展道路 , 构筑起“政产学研用”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服务体系 。
人才培养是构建昇腾AI产业的基石 。 武汉拥有高校130所 , 在校学生160万人 , 院士81人 , 已经具备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生态 。 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方向的智能基座产教融合 , 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面向湖北省高校 , 正式启动“湖北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 , 包括人工智能相关教材知识体系更新 , 师资力量培养 , 教学手段创新 , 鼓励基于昇腾AI的原创性科学研究等 , 共筑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人才根基 。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带动产业聚合 , 推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 武汉引入了中科院高科技人才资源 , 成立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 , 组建人工智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引入和培育本地中高端研发和产业人才 。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以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基础 , 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产业示范高地 , 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升级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产业化|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走向“隐形冠军”
- 硬件|松和产业开发出耐热可弯曲的透明印刷电路板
- 虚拟数字|虚拟数字人应用 加速产业渗透
- 生产线|贵阳经开区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做强经济“顶梁柱”
- 策源|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
- 盖板|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钱研君周中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