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界|vivo副总裁周围:安卓手机卡顿要在“内核”上做文章( 二 )


在采访中 , 周围也提到了外界重点关注的芯片领域 。 “大概两年前 , vivo正式成立芯片部门 , 但做芯片首先要顾及产业链和合作伙伴的感受 , 毕竟当下是大合作的环境 。 因此 , vivo明确两个芯片不会做 , 一是手机的主芯片;二是5G Moderm芯片 。 我们现在做的芯片都比较细分 , 比如显示芯片 。 接下来 , 像显示、存储、计算协处理等芯片我们会自己做 。 ”
周围进一步解释称 , “我们会跟芯片供应商产品团队进行24个月后的芯片设计 , 这就要求我们对未来产业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有一定的把握 , 否则不会持续做未来24个月芯片的定制 。 在内核层面的算法类、架构类芯片vivo会自研 , 其他方面比如我们要做缓存管理芯片或者协处理器 , 应该会跟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来做 。 ”
他还强调称 , vivo不会两三年再变一个操作系统 , 会约束交互的规则 , 频繁变化对消费者和开发者来说 , 都是不负责、不友好的 。 接下来 , vivo将稳定自己的交互 , 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
构建软件系统长远竞争力
华为淡出手机市场后 , 国产手机中高端市场持续缺位 , 谁能接档华为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 从多个调研机构公布的十月份市场数据来看 , 苹果在国内97%的市场集中在5000元以上的价位段 , 而这个价格区间也是国产手机力求突破的高端市场“水位线” 。
vivo高级副总裁施玉坚曾表示 , “智能手机的交互如果能做得好 , 将会是长远竞争力的一种很好的表现 。 ” 长期来看 , 软件系统对用户的粘性至关重要 , 想要抢占高端用户 , 打磨具有用户粘性的软件系统 , 是国产手机崛起的必经之战 。
当谈及在操作系统上的具体投入时 , 周围透露 , 目前vivo安卓的内核团队大概400人左右 。 生态方面 , vivo在应用的上下架、流量的分配、推荐等领域 , 有3000人 , 仅做端侧的软件也有3000多人 , 加起来共有六七千人 。
那么 , 操作系统的改善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周围回应称 , 单谈软件的体验就想获得高端用户 , 可能性不大 , 但是做了这些工作 , 高端用户会认可公司 。 在商业上 , vivo轻功利化 , 同时更注重赛道的选择 。 公司在性能、办公、安全、教育和运动健康等高端用户关注的领域都会布局 。
他举例称 , 有一位运营商用户打电话投诉称 , 办公环境下vivo的手机一会儿流畅 , 一会儿就不行(大型企业为了文字信息的保密有自己的专网) 。 针对这个情况 , vivo后来派专门的团队帮大家做办公环境的稳定性、兼容性工作;用户拍摄显示器或笔记本的时候 , 会有扭曲像高压带一样的‘摩尔纹’ , 但vivo会自动处理掉 。
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因为我们的高端用户需要 , vivo做了很多工作 , 但对外沟通的时候很少讲得这么详细 。 ”周围说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