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少儿科普节目应充满童趣走进童心

近年来 , 在国家和行业政策推动下 , 涌现出一批以《少儿守护人》《七色光·火星穿越漫游记》《奇妙的动物》《动物好伙伴(第三季)》等为代表的少儿科普类节目 , 从聚焦社会热点、挑选最具价值的科普主题 , 到强化创意与科技驱动、变枯燥为有趣 , 再到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精神……这些节目在内容、形式与传播等方面寻求“少儿+科普”这一既有模式的新突破 , 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与传播效果 。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认为:“这些节目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 能够很大程度激发少年儿童的求知兴趣 , 传递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 实现了用艺术的方式有效助力科学的普及 , 是当前少儿科普类节目的一次新探索 。 ”
聚焦孩子视角 , 拉近少儿与科学的距离
以往的少儿科普类节目 , 常常被观众打上“冷门生僻”“晦涩难懂”等标签 。 若要充分发挥科普节目的教育功能 , 提升节目内容的吸引力与社会价值自然成为创作的首要任务 。 因此 , 少儿科普类节目应做到从儿童视角入手 , 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诠释科学原理 , 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 从而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
科普如何走进少儿的世界?挑选具有吸引力的内容 , 解答他们好奇、想了解的问题是重点 。 如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自然科普这一主题 , 《奇妙的动物》以多个相关动物的趣味知识点 , 从天空到海洋 , 从冰川到雨林 , 在节目打造出的科普王国里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知识 。 《动物好伙伴(第三季)》以“互动性动物科普”为主线 , 让孩子们在瓢虫先生的带领下开启一场冒险之旅 , 充分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
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刘黎明看来 , “科普类节目在实现寓教于乐功能的同时也应兼顾社会价值 , 凸显人文关怀” 。 不难看出 , 不少节目将知识科普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 , 做到内容在兼顾儿童偏好的同时不将家长拒之门外 , 打破节目传播局限 , 有效实现了传播人群的最大化 。 如卡酷少儿频道推出的《七色光·火星穿越漫游记》以我国“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为切入点 , 在与少年儿童一同探索火星奥秘的过程中全面科普航天知识;其另一档育儿生活服务类节目《妈妈育上娃》则创新推出了防疫知识板块 , 对病毒如何传播、如何正确戴口罩等家长密切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 在非常时期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方案 。
此外 , 央视网打造的《少儿守护人》以儿童身心健康问题为切入点 , 选题涉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儿童常见疾病、儿童视力保护等方面 , 帮助家长和孩子远离焦虑、健康成长 。 央视网少儿教育部总监、《少儿守护人》节目发起者邓东表示 , “一档好的少儿科普节目应当成为一本饱含智慧的科学读本 , 它既要发挥普及科学知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 也应该不断探索更广的受众面向 , 观照几代人在科学知识上的共同提升 , 在积极的代际互动中拉近他们与科学的距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