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022年十大AI预测:气候独角兽涌现、中美竞争加剧( 二 )


视频已成为了我们数字生活中的主要媒介 。 据思科(Cisco)预测 , 2022年 , 视频将占据超过八成的网络流量 。 日均有超过70亿个视频在YouTube上被观看 , 1亿个视频被上传至TikTok 。 从Netflix到亚马逊的Prime Video , 再到Disney+、Hulu与HBO Max , 网络流媒体服务的用户群与内容库持续膨胀 。
然而 , 与图像文本等其他数据模式相比 , 目前对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化产品及功能的关注相对较少 , 而这代表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
2022年 , 针对视频的人工智能工具有望遍地开花 , 覆盖视频检索、剪辑、生成等领域 , 像Synthesia在本月早些时候的B轮5,000万美元融资 , 就是对未来(令人既兴奋又不安)的预示 。
05
拥有十万亿+参数的NLP模型将出现 。
当下 , 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为基于转换器的模型发展所定义 , 规模不断增大 。 2022年 , 这一军备竞赛仍将继续(即使DeepMind近期在小型模型性能方面进行了耐人寻味的动作) 。
2019年 , OpenAI的GPT-2成为了首个拥有超10亿参数的模型(它的15亿参数规模在当时似乎大得无可想象) 。 在2020年 , GPT-3再次在AI领域掀起风暴 , 它拥有1,750亿个参数 , 使此前的一切相形见绌 。 然而GPT-3作为最大AI模型的统治地位并不持久 。 2021年 , 万亿参数的关口被来自谷歌(1.6万亿)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eijing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1.75万亿)的模型所突破 。
未来 , 这一曲棍球式的增长仍将在新一年的大型语言模型规模上延续 。 到了2022年 , 最大的模型极可能来自OpenAI , 并被命名为GPT-4 。
06
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和投资将几乎停止 。
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正在升级 , 这已不是秘密 , 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则代表着冲突中一个特别有争议的触点 , 这种情况将在2022年变得更加糟糕 。
就在过去几周 , 美国政府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商汤科技、无人机公司大疆以及其他几家领先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列入了投资黑名单 , 这些都是中国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公司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正在采取越来越主动的行为 , 来阻止中国机构投资或触及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 。 另外 , 由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领导的颇具影响力的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进一步煽动了中美之间的人工智能军备竞赛 , 例如鼓励美国政府将美国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与中国隔离开来 。
所有这一切的结果是:在2022年 , 无论中美 , 其企业家、投资者、企业、商业领袖、学术研究人员 , 都几乎不可能在人工智能项目上进行有意义的合作 。
07
多个大型云/数据平台将宣布新的合成数据计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