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中考物理光学重难点凸透镜考点梳理
初中阶段的光学知识总体来说是三类:光的直线传播 , 如影子的形成;光的反射 , 如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 , 如凸透镜成像 。 这三类光学知识尤以光的折射知识在考试中出现的最为频繁 , 而凸透镜成像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了 , 另外还有很多同学觉得凸透镜成像也是一个难点 。
下面我们就想通过对一些经典例题的分析 , 对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 希望能给同学们在今后的考试遇到这类知识的题有所帮助 。
知识点总结
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考点之前 , 我们必须熟练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 因为它们才是真正做题的基础 。 这些特点我们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①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或说2倍焦距以外) , 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
②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 能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
③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焦距以内) , 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其实我们在实验中还能得出这些结论:
④成实像时 , 像和物在凸透镜两侧;成虚像时 , 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
⑤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 ,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当物距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 , 像距在2倍焦距以外 。
⑥做实验时 , 如果用纸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 , 光屏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 , 只不过像变暗了些 。
另外 , 从凸透镜成像特点①②③中还可进一步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 , 焦距以内成虚像 , 焦距以外成实像;2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 , 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简单地说成:
⑦一倍焦距分虚实 , 二倍焦距分大小 。
根据2倍焦距分大小这样一个结论 , 我们又可以推出:成实像时 , 当物体离凸透镜越近 , 像就会越大 , 像距就会越大;当物体离凸透镜越远 , 像就会越小 , 像距就会越小 。 为了便于记忆 , 我们可以简单地记成:
⑧实像像大像距大物距小 , 像小像距小物距大 。
找到凸透镜成像的这八个规律之后 , 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题型 , 我们都能轻松应对 , 不信?我们举例来说明吧 。
例题区
例1 凸透镜焦距f等于15cm , 当把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光心31cm时 , 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虚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
分析:这是直接套用知识点的题型 , 物距31cm , 大于2倍焦距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答案为A
例2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 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 , 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 当蜡烛距透镜18cm时 , 所成的像( )
推荐阅读
- 大件|索尼申请 3D 扫描仪专利,可将现实世界的大件物体放入 VR 中
- 物体|美媒:月球“神秘小屋”原来是块石头
- 硬件|西安启用火焰型消毒机:200度火焰可瞬间烧死物体表面病毒
- 新浪科技综合|现代在CES上展示全新机器人模块 旨在为无生命物体增加移动性
- IT|现代在CES上展示全新机器人模块 旨在为无生命物体增加移动性
- 电路|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 数学|中考数学阴影部分面积计算方法总结
- 物体|理解物体之间潜在关系,MIT新研究让AI像人一样「看」世界
- 方向|中考物理滑轮、杠杆、机械效率重要知识点解析
- 物体|西媒:超过3.3亿物体绕地球运动 太空碎片超“临界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