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中考物理光学重难点凸透镜考点梳理( 二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C.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分析:物距是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 说明15cm是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 我们把它写成f
例3 在做“凸透镜成像”时 , 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的地方 , 在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 此像是________ , __________的实像 。
分析: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物距和像距 , 根据总结出的知识点⑤ , 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 , 像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物体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 , 像在2倍焦距以外 。 15cm小于30cm , 15cm应该是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 30cm应该在2倍焦距以外 , 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考试中还比较多 , 但都是可以用我们总结归纳出的知识来解决 。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 , 我们发明了很多诸如照相机之类的光学元件 。
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 , 那么被拍照的景物就应该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 。
幻灯机、投影仪 ,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特点 , 这时幻灯片 , 胶片就要放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 又因为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 所以为了看到正立的像 , 幻灯片就要倒放在幻灯架上 。
放大镜 , 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特点 , 这时被观测的物体必须放在焦距以内 。
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 对这些光学元件的考察在中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
例4 用照相机照相时 , 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
A.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B.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C.缩小的正立的实像
D.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分析:这种题相对简单 , 照相机就是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 答案选D
例5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 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 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 , 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分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 在10cm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 说明些透镜的焦距为10cm 。 用它来观察较小的物体 , 就是说把它当成放大镜使用 ,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 , 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所以答案是B 。
对于这种直接套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对这些元件考察的 , 我们不再举例分析 , 还有一些稍微复杂的 , 需要我们结合我们所归纳出的知识来推理 。
例6 班里组织春游 , 一位同学拿着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照时 , 由于疏忽 , 镜头盖恰好遮挡了相机镜头的一半 , 那么这张照片洗出来后( )
推荐阅读
- 大件|索尼申请 3D 扫描仪专利,可将现实世界的大件物体放入 VR 中
- 物体|美媒:月球“神秘小屋”原来是块石头
- 硬件|西安启用火焰型消毒机:200度火焰可瞬间烧死物体表面病毒
- 新浪科技综合|现代在CES上展示全新机器人模块 旨在为无生命物体增加移动性
- IT|现代在CES上展示全新机器人模块 旨在为无生命物体增加移动性
- 电路|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 数学|中考数学阴影部分面积计算方法总结
- 物体|理解物体之间潜在关系,MIT新研究让AI像人一样「看」世界
- 方向|中考物理滑轮、杠杆、机械效率重要知识点解析
- 物体|西媒:超过3.3亿物体绕地球运动 太空碎片超“临界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