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2020年大厂如何调整组织架构
文章图片
图1/3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谭丽平
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战略需要与组织架构相匹配 , 不平凡的2020年 , 大厂都是如何调整组织架构的 。
时值年底 , 很多互联网大企都开始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 。 12月11日 , 阿里巴巴发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 调整主要针对核心电商业务和本地生活服务;12月14日 , 京东零售集团完成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12月18日 , 美团公布了公司新一轮组织调整......
这一幕又让人想起组织架构调整浪潮席卷的2018年 。 2020年 , 旧世界在下沉 , 新世界在上升 , 大厂调整组织架构背后又透露出哪些信号?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梳理了各家互联网大厂有关组织架构调整的新动态 , 一图在手 , 天下你有 。
1、进攻与求稳
截止目前 , 除了腾讯自2018年918变革后没有改变以外 , 绝大多数互联网大厂大都已经至少经历了一轮调整 。
文章图片
图2/3
2020年各大互联网企业组织架构调整表 , 制图盒饭财经
从时间来看 , 调整大多集中在年前、年中和年末 。
调整最多的是常常被认为落后的百度 , 1月8日 , 百度升级AI体系 。 原来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ACG(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整体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 Group、缩写为AIG) 。 新AIG包含技术中台群组(TPG)和智能云事业群组(ACG)两大群组 , 继续由百度CTO王海峰负责 。
2020年3月13日 , 百度再度围绕对云业务进行架构调整 , CTO王海峰发内部邮件称 , 百度智能云的云计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态等业务的负责人直接向王海峰汇报 , 尹世明、张志琦将另作安排 。
百度表示 , 这次组织架构调整是内部资源优化整合 。 从2019年起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显示智能云战略地位一直在升级 。
2019年9月2日 , 李彦宏发出全员内部信 , 宣布进一步升级“云+AI”战略 , 百度智能云与CTO体系高效融合 , 要用更高效的方式发挥AI优势 。 2018年12月18日 , 百度内部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 , 同时承载人工智能toB业务和云业务 , 这是百度智能云此轮调整的关键起点 。
组织架构的变化 , 需要从历史沿革中寻找规律 , 2017年陆奇的加入 , 百度迎来“决胜AI时代” , 直接将部分与人工智能无关的业务被边缘化 。 并对组织架构前后进行了多次调整 , 而后形成了六大事业群平行的基本架构 。 然而 , 2018年5月 , 陆奇离开百度 , 百度的转型和调整止步 。 它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 虽然陆奇作为“关键先生”也未发挥关键作用 , 但是 , 他的策略并没有被完全推翻 , 百度希望希望通过李彦宏版的“智能云”扳回一城 。
阿里、京东、美团、滴滴、字节、小米、快手等大厂也已经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 。
从调整方式来看 , 它们普遍整合了相关业务并将核心的部门升级事业部门为事业群 , 这种组织方法以部门、产品组为单位 , 有其边界简明和利于快速尝试的优点 。
比如 , 京东升级零售企业业务事业部升级为京东零售企业业务事业群 , 继续由宋春正负责 , 向徐雷汇报 。 此外 , 据36氪报道 , 主攻下沉市场的京喜也完成新一轮调整 , 由事业部直接升级为京喜事业群 。
为了追赶社区团购业务短板 , 京东通过架构调整以快速响应 。 它成立了单独的社区团购事业部 , 整合了京东原有的社区团购业务 。 新成立的社区团购事业部、原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旗下新通路事业部以及1号店业务均全部整合进京喜事业群 。 据媒体报道 , 京东内部员工透露 , 该调整没有发布任何内部邮件 , “只是开了一个面向集团的宣讲会 , 主题则是‘挖人’” 。 与美团、拼多多类似 , 京东目前也在挖掘各部门精兵强将组建社区团购团队 , 并由刘强东亲自带队 。
除此之外 , 8月 ,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通过全员信宣布 , 京东物流将进行使命愿景、组织架构和品牌形象三大升级 , 以更年轻、更科技、更开放的形象开启下一个征程 。
王振辉表示 , 京东物流使命将升级为“技术驱动 , 引领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续发展” , 愿景将升级为“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组织架构将升级为“梦想787”:即全国7大区域、8个前台和7个中后台;品牌形象将更新为“JDL” , 其中JD即京东 , 是京东物流发展的根源和价值观指引 , L是Logistics(物流) , 也是Lead(引领)、Link(链接)、Less(简洁)和Love(爱) 。
12月10日 , 媒体报道 , 滴滴正式开启新一轮架构调整 。 其中 , 整合两轮车、代驾、跑腿、货运等业务成立城市运输与服务事业群 , 任命付强担任新事业群CEO兼事业群安委会主任 , 直接向程维汇报 。
除了进攻性动作 , 通过组织架构调整 , 大厂也正在求稳 。
12月11日 , 阿里淘宝天猫总裁蒋凡发出全员公开信 , 宣布已针对核心“电商业务”和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 此次调整主要针对核心电商业务和本地生活多个高管职位作出调整 。
文章图片
图3/3
图片来源于无冕财经
这两次调整均由上述两大业务的负责人(蒋凡和王磊)发布内部信告知全员 , 而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 CEO 张勇发布 。 这意味着 , 备受外界关注的蒋凡和王磊仍留在原位 , 均未发生调动 。 此次调整的重点是 , 天猫此前不同行业有不同负责人 , 现在统一归杨光负责;搜索合并进产品 , 才加入阿里一年的汤兴权责扩大;阿里妈妈原先归蒋凡直接管理 , 现在归刘博负责 。 淘系三员大将位置更为稳固 , 分别是杨光、汤兴、刘博 。
本地生活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 , 事业群和事业部调整后都有一号位 , 打法更会聚焦 。 此外 , 本年度阿里本地生活也将与支付宝有更强的联合 , 利用流量变现 。
阿里以善于调整组织架构著称 , 往往每年都要进行几轮调整 , 今年 , 调整姗姗来迟 , 且只是局部布局;腾讯经历过2018年的大调整之后 , 再未有新的变动;百度虽然动作频频 , 但发力点依旧聚焦“AI+云” 。 相较之下 , 小米上市后一年内调整了7次 , 12月 , 新成立三个互联网一级部门;滴滴频频整合升级网约车、出租车、橙心优选等;快手也在不断调整中 , 直面自己的困难 。
2、对抗熵增
【|一文读懂2020年大厂如何调整组织架构】熵增过程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 对大厂而言 , 组织架构调整是为对抗熵增 。
一般来说 , 影响组织架构的设置和调整的因素大都包括:企业战略、业务发展、发展阶段、管控模式、组织规模、组织文化、外部环境等 。
比如 , 2016年5月 , 小米进行了创办以来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 那一年 , 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滑 , 全年出货量大跌36% , 甚至一度跌出全球前五 , 狂飙突进后 , 小米暴露出诸多问题 。
为重振小米 , 雷军将原先负责研发和供应链的周光平调离 , 亲自负责研发和供应链 , 渠道方面则由林斌大规模开展线下店 , 发力印度市场 。 经历一年蛰伏 , 小米触底反弹 。 2017年7月 , 雷军在公开信中称二季度手机单季出货量为2316万台 , 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 2017年小米又接连发布了小米6、MIX2等产品 。
自此 , 小米经常就持续进行组织架构和人员的调整 , 上市后的一年内进行了7次调整 , 在2020年的第三季度 , 时隔4年重回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三 。
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 早期的小米有点像游击队或者特战队 , 但今天(2018年)小米营收过千亿、员工近两万 , 就必须要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集团军 。 未来团队还会继续扩大 , 建设不好组织体系就是风险管控远远不足 , “这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
快手也正在加快变革以避免增长降速 。
今年5月 , 快手发布内部信宣布组织架构调整 , 主要涉及商业化、运营、产品等多个核心部门 。 具体组织架构调整为:原运营负责人马宏彬将与原商业化负责人严强调换岗位;原产品负责人之一徐欣 , 将调任负责用户体验中心;原产品负责人之一王剑伟 , 将收拢产品和直播业务汇报线 , 成为产品最高负责人 。
对此 , 快手直言 , 组织架构调整有多方面考量 。 目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 快手每个干部都需要有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业务经验;希望通过干部个人的经验积累 , 使得团队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顺畅;通过架构调整 , 也能看到每个干部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希望加强干部团队对于用户价值和客户价值的重视 。
12月 , 快手进行了年内的第二次调整 , 撤销 2019 届经营管理委员会 , 并宣布新一届的名单 。 可见 , 2020年的短视频风口也正对快手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着考验 , 如何在频频调整中找准定位 , 是快手接下来需要做的 。
从小米和快手的例子来看 ,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 如果不进行变革 , 将会进入不协调的发展 。 雷军曾说 , 组织架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哪有一劳永逸、一步到位的组织调整 。 未来 2 年内 , 小米肯定还会陆续进行一系列调整和优化 。
海尔张瑞敏曾提出“没有成功的企业 , 只有时代的企业” 。
企业要变革加速的时代背景下 , 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 组织架构的设置与调整要随政治、经济、技术、行业、竞争对手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除了满足公司的战略要求 , 还包括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
以阿里为例 , 无论是在电商领域 , 还是本地生活领域 , 2020年都让阿里感受到了新增的压力 。 从今年电商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 , 虽然阿里系电商依然是国内最大龙头 , 可竞争对手拼多多、京东变阵 , 抖音和快手从侧翼发动进攻 ,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 , 又继续受到美团加深服务半径的进攻 。
除此之外 , 因反垄断法及蚂蚁上市延期影响 , 其舆论环境也大不比往年 , 特别是到年末 , 应对风险 , 对阿里可能是比创造新增长更重要的话题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表示 , “今天我们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即使是阿里、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 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 。 ”陈春花认为 , 今天的企业组织一定是动态的 , 组织一定要变得越来越网络化 。
创业之初 , 往往追求针尖扎破天 , 进入成熟期 , 很多公司更追求横向扩张 , 进入无限的游戏 , 这也是反垄断提上议程的原因之一 。
虽然受到疫情 , 以及中美关系影响 , 但短期的逆流 , 不会影响全球化的大趋势 。 大厂依然在为国际业务积极布局 , 另一方面 , 也是国内赛道拥挤 , 希望能享受海外增长的红利 。 今年年初 , 京东全球售和京东国际物流合并 , 成立欧美业务部 , 之后欧美业务部又与东南亚业务部合并 , 成立了京东业务部 。
全面负责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的闫小兵2012年加入京东 , 2018年初的架构调整中 , 闫小兵出任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总裁 , 同时兼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 。 后在年中大调整中 , 其他两大事业群总裁王笑松和胡胜利纷纷被调整 , 而闫小兵依然受到重用 。
根据员工透露 , 在国际业务调整后 , 京东的国际业务分成了跨境、商物流和本地站三个团队 , 三个团队均向闫小兵汇报 。
今年对国际业务的调整 , 加上闫小兵担任京东国际业务部负责人 , 可见京东已经对国际业务展开新一轮布局 。
除此之外 , 今年3月 , 字节跳动组织变动 , 张利东担任字节跳动(中国)董事长 , 作为中国职能总负责人 , 抖音CEO张楠将担任字节跳动(中国)CEO , 作为中国业务总负责人两人向张一鸣汇报 。 而张一鸣则领导公司全球战略和发展 , 更专注于长期重大课题的探索和战略思考 , 包括全球化企业管理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 , 以及教育等新业务方向 。
此外 , 今年7月 , 报道称 , 有消息人士向其透露 , 字节跳动目前有意在海外设立一个新总部或者建立一个独立领导的TikTok管理委员会 。
今年 , 社区团购是最热的赛道之一 , 拼多多、滴滴、美团、阿里等火药味十足 , 也向此方向排兵布阵 。
除了前文写到的刘强东亲自下场带队打社区团购一仗 , 滴滴在9月下旬 , 也推出了橙心优选 。 在人员调整中 , 滴滴多次将网约车精锐部队调至橙心优选项目 , 可见滴滴对于这一新业务的重视程度 , 此前程维曾表示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 , “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
在新一轮组织变革中 , 流行的中台模式 , 正面临全新挑战 。
纵向来看 , 互联网巨头这几年组织调整都逐步围绕打造前台、中台和后台的管控模式 。 前台重在围绕客户和需求整合资源 , 快速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 , 为客户持续创造和提升价值;中台为前台业务运营和创新提供通用专业能力共享平台 , 实现专业化、系统化、组件化、开放化;后台为整个公司提供基础管理、职能服务支持、和风险管控等 , 旨在实现专业化支持与服务的能力 。
中台为阿里最先提出 , 如今此趋势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
2015年 , 张勇推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 。 最初希望打造统一技术架构、产品支撑体系、数据共享平台、安全体系等等 。 把整个组织“横”过来 , 支撑上面多种多样的业务形态 。 之后 , 在2018年 , 成为了百度、美团、京东、滴滴等大厂相继使用的战略 。
不过 , 近期有消息传出张勇在阿里内网发布文章表示 , 他对目前阿里的中台并不满意 , 认为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太慢 , 要把中台变薄 , 变得敏捷和快速 。
阿里的一位中台架构师透露 , “现在是要求我们把最抽象的部分留在中台 , 这样中台就剩下很薄的一层 , 通过这几年沉淀下来的通用能力来提高效率 , 可以大大减少人力 , 释放出来的人去前台做个性化的改造 。 ”
那么 , 中台过后 , 下一个“中台战略”在哪里?
推荐阅读
- 机子|小米12要对标苹果,三款机子谁最值得购买?本文教你读懂 不选错
- Xiaomi|3699起 小米12/Pro发布 一文汇总 | 首发即破价!直降300
- 国际|2020年我国产出卓越科技论文46万余篇
- 排名|2020年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 上升2位
- 最新消息|印度创企2021年获360亿美元投资 比2020年增长2倍
- 未来|汾酒荣获2020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两项殊荣
- 华为|华为新品发布会一文看懂:颠覆性创新旗舰来袭!
- the|美国疾控中心公布2020年十大死因:心脏病排名第一 癌症第二
- the|CDC: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缩短近2年
- 疫情|中科院报告:2020年中国共出版科普图书近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