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率|一群年轻人教“AI”学手语,目标是让千万聋人被“听见”( 七 )
天津理工大学“鲸可语”创业团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夺金 。 受访者供图
收获之年
对于袁甜甜和她的团队来说 , 2019年和2021年是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 2019年 , 是他们的初创之年 , “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入选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揭榜项目 , 获得了2000万的资金支持 。 袁甜甜很高兴 , 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无障碍建设的重视让她欣慰 , 另一方面 , 数据采集、技术研发、成果落地也确实是处处都要花钱 。
【识别率|一群年轻人教“AI”学手语,目标是让千万聋人被“听见”】2021年 , 则可以说是团队的收获之年 。
闫思伊到现在还记得 , 今年年初她第一次跑通手语翻译系统代码框架时的心情 。 “就好像你在组装一台机器 , 零件都已经拼全了 , 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小毛病 , 比如说有几个螺丝没拧紧 , 它就是不能正常运转 。 我每天在实验室 , 一个一个地把螺丝给上紧 。 都调完之后 , 忽然有一天 , 我一按开关 , 机器就轰轰地转起来了 。 那种成就感啊……”
闫思伊在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读研二 , 是手语实时翻译项目团队的健听人成员 , 主要负责“后台”工作——构建手语识别算法框架模型 。 如果沿用教孩子学说话的比喻 , 学前阶段完成了反复加深印象的步骤 , 一上小学 , 孩子就要开始学习拼音、语法 , 学会按照教材上总结的规律 , 把学过、听过的那些单词组成句子和课文 , 写在作业本和卷子上——闫思伊就是编“教材” , 帮AI这位“同学”总结手语规律的“老师”之一 。
“这部分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作 , 主要由我们学校计算机学院的师生来完成 。 ”袁甜甜说 , 给人工智能“编教材”的过程很艰辛 。 在手语识别、翻译领域 , 可借鉴的经验太少 , 同行的进度也都差不多 。 项目团队参考了德国天气预报自然手语翻译系统的算法 , 也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类似系统在网络上公开发布的源代码 , 然后就是一遍遍地尝试和修正 。
闫思伊他们每天早上8点半就扎进机房 , 等意识到天黑该回宿舍 , 再看表已经是晚上10点了 。 “我觉得我们的项目有意义啊 , 就想快点出成果 , 能落地的成果 。 ”她说自己是个典型的理工女 , 就喜欢计算机 , 导师让周一到周五做项目 , 她周六日也忍不住去跑代码 。 就这样一点点摸索 , 一点点“紧螺丝” , 第一次跑通代码的那天早上 , 计算机“同学”在它的人类老师们面前 , 写下了一份不算完美 , 但成绩合格的手语翻译试卷 。
今年5月 , 王建源、乌力杰带着研究成果上了世界智能大会;10月 , 他俩又和聋人工学院其他几位同学组成创业团队 , 代表天津理工大学 , 拿下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高教主赛道的金奖 。
推荐阅读
- IT|年轻人的第一台布加迪:纯电动折叠踏板车发布
- 本科生|“硬核”科技领域求贤若渴,上海与年轻人“一拍即合”
- 人物|董明珠:让想干事的年轻人有机会发挥 把不干事的人坚决干掉
- 轻工产业|工信部:到2025年轻工业年均增百项创新消费品
- 视点·观察|99元“代吃”一夜涨价8倍 肯德基泡泡玛特联手“收割”年轻人
- 年轻人|为什么年轻人总放不下深夜的手机?
- 手机输入法|百度输入法2021年度流行语出炉,年轻人们在用什么完成表达?
- 旗舰|真我 GT2 Pro,年轻人终于等来了可靠的旗舰机型
- 拳谱|1月7日:20~35岁的年轻人,最喜欢买什么?
- 新浪数码|三星Galaxy S21 FE 5G发布:更年轻的配色旗舰配置售价45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