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人类,误读机器人形态百年( 三 )


汽车正在被重新定义
如果打消机器人等于仿生体的刻板印象 , 就会发现汽车机器人并非突然被提出 。 已出现较长时间的 ADAS 系统、语音识别等配置 , 都可以被视作向机器人发展的迹象 , 只是能力还不够强 。
形态|人类,误读机器人形态百年
文章图片

去年 10 月 , 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 Waymo 宣布将在凤凰城菲尼克斯向公众开放没有安全员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 通过单车智能做到无人自动驾驶 , 实现汽车机器人最重要的基础功能之一无人驾驶 。
但是 , 「自动驾驶」只是汽车机器人的基本功能 , 如果是单纯认路、会跑的 Robotaxi , 也未必就是「机器人」的最终形态 。
在「汽车机器人」的概念刚被提出时 , 许多人将其与高度自动驾驶直接关联 。 但要知道的事 , 自动驾驶只是其中一个属性 , 而机器人可拓展的功能 , 是在解放双手之后的无限场景的扩充 , 而这也正是百度所提出的汽车机器人连接技术与场景 。
形态|人类,误读机器人形态百年
文章图片

不难发现的是 , 许多种类的机器人研发思路 , 都指向了「类人化」、「场景化」 。 因为只有更懂人类、更会共情、更擅长学习的机器人 , 才能拓展到更多场景 , 进而才能真正解决出行当中的刚需、痛点和高频问题 。
例如 , 特斯拉今年发布的 Tesla Bot 是由 FSD 车载计算机和视觉感知系统 , 以及 40 个微型电机组成 , 明明打上了一系列汽车软硬件的标签 , 却是人形的呈现方式 。 比起它究竟能做到什么 , 我们看到的更多还是从「交通工具」拓展到懂得陪伴、交流的出行伙伴 。 就像李彦宏所说的 , 汽车机器人除了会自动驾驶 , 更要成为贴心的智能助手 。
马斯克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 , 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大家看我们只是在造车 , 但其实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 因为特斯拉的车就像是轮子上的机器人 , 所以我们就造了真正的机器人 。 」
这种想法 , 苹果公司的库克也曾经表达过 。 他曾公开表示 , 未来的智能汽车 , 一定会转变为机器人的性质 。
形态|人类,误读机器人形态百年
文章图片

车企之中 , 集度汽车是首个确定要量产真正意义上汽车机器人的公司 , 计划在 2023 年交付 , 其智能驾驶负责人王伟宝曾表示:「汽车机器人我们认为要有三个主要能力 , 自由移动、自然交流和自我成长 。 」其中 , 自由移动是指 L4 级自动驾驶 , 自然交流是做到与人自然对话的语音能力 , 自我成长是基于 AI、大数据的自我学习迭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