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人类,误读机器人形态百年( 五 )


以干线物流为例 , 通过自动驾驶系统完成高速公路路段的驾驶任务 , 将给物流行业在安全性、运营效率、人员成本方面带来巨大改变 。 目前 , 百度 Apollo、图森未来、嬴彻科技、智加科技等公司已逐渐形成先发优势 , 商业化路线也正在清晰 。
形态|人类,误读机器人形态百年
文章图片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 百度生态公司 DeepWay 在确定两年后量产首款 L3 级智能重卡之外 , 还提出了 H2H(Hub to Hub)干线物流模式 , 通过货箱与车头分离的运输方案 , 将高速路段的驾驶任务交给 DeepWay 自动驾驶牵引车头 。
另外 , 长期占用大量人力的快递配送、零售等末端物流场景 , 也在往「机器人」化转向 。 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 , 以生活服务为核心的低速无人物流需求被进一步凸显 。 在今年夏天的广州疫情期间 , 百度 Apollo 调配载重 500kg 的物流配送无人车、熟食配送无人车赶往疫情前线 , 提供全天候、无接触配送服务 。
无论机器人的形态、功能有何差异 , 落到最终应用的时候都是殊途同归——为人类服务 。 无论是陪伴、劳动、创作 , 娱乐还是辅助 , 当机器人融入现实社会时 , 其意义根源都是要进一步改善人类生活 , 汽车机器人受到重视的原因也是如此 。
趋势已不可逆 , 机器人与人类、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密 , 而汽车机器人必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 , 也是率先能让消费者体会到高端机器人功能的先驱者 。
【形态|人类,误读机器人形态百年】因为汽车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不仅代表了基本出行层面的需求 , 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人性化服务功能的需求 , 更是代表了 AI 产业对多场景无人化服务及商业化模式的探索 。 在汽车未来的职能中 , 或许「运输」和「交通」只是个附加值 , 其可实现的功能和影响 , 可能远超过大家的想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