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校企合作促共赢的“山河智能范式”( 二 )


作为一家先进制造业企业 , 山河智能拥有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 , 该公司3000余名技能工人中 , 40%持有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 , 其中高级技师近100人 , 技师近200人 。 这些人正是职业院校最为紧缺的“双师型”教师 。 近年来 , 来自山河智能的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技能员工到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等中高职院校 , 开展课题开发、课程教学等项目 。 来自山河智能的17名技能大师还被长沙经开区与园区职业院校聘为“产业教授” , 将企业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带到学校 。
在企业导师入校的同时 , 山河智能也积极运用职业院校优质师资促进企业党建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 “湖南人发先声、开先路 , 当先驱、做先锋 , 在党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开创了许多‘第一’”2021年4月21日 , 由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史宣讲团带来的专题党课在山河智能总部宣讲 , 讲述了湖湘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 为企业党员带来了一场精神洗礼 。 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同时 , 山河智能还在探索与职业院校组建校企联盟 , 共创了多个党建品牌 。
基地共建对接生产实践
实习实训是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最重要的一步 , 只有贴近真实生产实践 , 学生才能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 进入工作状态 。
2003年 , 山河智能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刚进行校企合作时 , 便向学校捐赠了4台挖掘机 , 供学生开展设备拆装维护实习实训 。 如今 , 与山河智能合作的职业院校不断增加 , 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也从简单地提供产品进行拆装 , 转变为提供液压油缸、多路阀、电动机等众多精细设备 ,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机械原理和设备运行规律 , 提升职业技能素养 。
除了大力支持学校实训室建设 , 山河智能还把学生的实习实训搬到了一线生产车间 。 在学生入企实训期间 , 企业安排熟练工人与实习学生结对子 , 通过“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新人快速适应生产节奏 , 提升技能水平 。 这种稳固的师徒关系往往也会延续到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 。
山河智能挖机事业部中挖(中型挖掘机)装配车间装配钳工李腾2016年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河班”进入山河智能实习 , 高级工张英成为他的师父 。 实习期间 , 师父张英手把手带着徒弟熟悉整条中挖装配线 , 从安全生产守则到零配件安装规范 , 事无巨细 。 实习1年后 , 李腾从学校毕业 , 顺利成为山河智能的一名正式员工 。
除了对学生和员工进行培养 , 山河智能还联合职业院校建立面向社会的技能培养基地 ,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乡村振兴技能人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