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马斯克与扎克伯格,谁的新世界更美丽?( 二 )
“怨”的开端有些尴尬,2016年,SpaceX发射猎鹰9号火箭,结果却发生爆炸,任务以失败告终 。而这次爆炸,牵连了Facebook的一颗卫星 。当时,这颗卫星正在猎鹰9号上,等着搭“顺风箭”上天 。
之后,扎克伯格很不开心地在Facebook上发文:“目前我在非洲,SpaceX发射失败,毁掉了我们的卫星,这令我深感失望 。这一卫星原本要为非洲的许多创业者和其他所有人提供互联网连接” 。
而这一点,当时马斯克是没作什么反应的,没想到两年之后,马斯克在一次转推中提及:“是啊,是我的错,因为我是个白痴 。但我们确实给了他们一次免费发射,以弥补这一点 。此外,我觉得他们买过保险了 。”
真正让他们的恩怨升级的,是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观念的碰撞,那就是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 。
在2017年的一次Facebook直播中,有观众问扎克伯格:如何看待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焦虑 。扎克伯格倒是挺勇的,直接开麦批评:“我认为那些反对者以及鼓吹末日场景的人,可能并非真的了解人工智能 。这太消极了,在某些方面我认为是不负责任的 。”
文章图片
马斯克显然不高兴,发推称:“我和扎克聊过人工智能,他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很有限 。”意思就是,说得好下次别说了,你懂什么啊你?
文章图片
在马斯克的眼中,盲目“喂养”人工智能是很危险的 。
这里的盲目可能有几层含义 。首先是有效的监管措施的缺位,其次是人工智能快速且不受控的发展,还有人类的过分自信 。
在12月22日的这次播客采访中,马斯克的这一观点与Neuralink形成了逻辑自洽 。在马斯克的观点中,脑机接口之所以是人类的一条路,是因为人类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聪明 。AI的输出可能是十亿字节的级别,而人类则以10字节的速度输出,这样下去,未来人类很有可能没有办法和AI进行有效沟通 。
“AI和人沟通,就会像和我们与树沟通一样 。”
但在扎克伯格看来,这些担忧有些多余 。他大有拥抱人工智能的姿态,要知道主流社交媒体中,最早引入算法推荐的就是Facebook 。
早在2006年,Facebook就推出新闻订阅流,采用的是工程师“凭直觉”的原始算法,2009年推出“点赞”功能,2013年就开始采用“信息突起”,将用户错过信息中相关性最大的置顶 。
而Twitter和Instagram(后者如今已经在Meta旗下),将信息流改版为算法推荐都是在2016年 。国内的微博,开始做智能推荐最早能追溯到2012年 。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欺诈|贝宝、LG电子宣布与IBM量子合作,量子应用多领域
- 创事记|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IT|比雷克萨斯还豪华 丰田坦途顶级车型官图发布
- AI|AI一小时预测出奥密克戎变体结构,误差仅半个原子直径
- 能源|业内共话可再生能源助力建筑与城市低碳发展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新浪科技综合|中国学者找到新生儿黄疸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建预测模型
- 财联社|比尔·盖茨谈疫情前景:奥密克戎后不太可能出现传染性更强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