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蚁|爱德华·威尔逊去世:20世纪“蚁人”是如何诞生的( 十 )
一种气味 , 一种动作
自从找出蚂蚁踪迹信息素的腺体来源后 , 接下来那几年我一直把目标摆在尽可能诠释蚂蚁的沟通语言上 。 我注意到 , 单靠一只兵蚁发出的信号 , 不足以表达食物的量或敌军的阵容 。 当我更仔细观看火蚁路径后 , 偶然发现第二种与社会行为有关的费洛蒙 , 专司大众传播 。
像这类信息 , 只能由一群工蚁传播给另一群工蚁 。 当许多只工蚁 , 譬如说10只 , 在极短时间内 , 重叠画下路径 , 就能传达出“有一个比单一工蚁路径所显示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存在”的信号 。 如果是100只蚂蚁一块儿行动 , 留下的气味又将更为提高 。 当食物地点已经太过拥挤 , 又或是已击溃敌军时 , 蚁群里就只有较少的蚂蚁会留下记号 。 因此 , 当过量的费洛蒙蒸发后 , 信号也随之减弱了 , 巢中赶来相助的蚂蚁也因而减少 。
驱使一大群蚂蚁络绎不绝地前往目标物的信号 , 准确得令人惊讶 。 后来有人指出 , 动物的一大团脑细胞之间存在平行反应 , 昆虫社会聚落(即所谓的“超级个体” , superorganism)与负责思考的器官大脑正存有类似的现象 。 我相信 , 第一位提出这种模拟的是霍夫斯塔特(Douglas Hofstadter) , 他写了一本书《哥德尔、埃舍尔与巴赫——一条永恒的金带》(G?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 是兼具创意与严谨的长篇论述 , 主要讨论组织及创造的特性 。
文章图片
德国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尼尔斯·韦贝在《蚂蚁社会》中分析威尔逊的文本 , 提到“只要蚂蚁还在隐喻人类 , 威尔逊的超级蚁群就是在诉说我们的种群经由破坏环境而自我毁灭的可能性” 。 图为该书中文版(王蕾译 ,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 2021年7月) 。
下面这个问题经常让人提起:脑与超级个体的相似性 , 是否意味着蚂蚁聚落能够用某种方式“思考”?我认为不能 。 就大脑的组成而言 , 蚁窝中的蚂蚁数量未免太少了 , 而且组织也太松散了 。
我继续探究对蚂蚁具有吸引力或警告作用的费洛蒙 。 在我所发现的这类物质中最单纯的一种 , 几乎也可以肯定是所有已知费洛蒙中最基本的一种 , 为二氧化碳 。 火蚁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来狩猎潜居地下的猎物 , 而且还可以在土壤中查出彼此的位置 。 至于最奇特的一种费洛蒙 , 如果容我采用非专业的一般词语 , 莫过于“死亡信号”——也就是蚂蚁尸体是用来向巢中伙伴“宣布”自己的新状态的信号 。 当某只蚂蚁死亡时 , 如果它没被踩扁或撕烂 , 那么它就只是垮掉 , 然后静静地躺着 。 虽然它的姿势以及缺乏活力的模样十分反常 , 但是巢友依然无动于衷地从它身边来来往往 。 辨识的动作需要两三天才会开始出现 , 而它得经由尸体分解的气味才能完成 。 只要闻到这种气味 , 同窝的某只蚂蚁就会抬起尸体 , 运出蚁窝 , 把它扔到附近的“垃圾堆”里 。
推荐阅读
- 诺克比|爱德华·威尔逊写小说:把“蚂蚁社会”作为人类的一个隐喻
- 韦贝尔|爱德华·威尔逊写小说:把“蚂蚁社会”作为人类的一个隐喻
- 地球|爱德华·威尔逊去世:20世纪“蚁人”是如何诞生的
- 爱德华·莫索尔|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吗?顶尖科学家:人工智能在常识判断方面具有局限
- Apple|爱德华·斯诺登称苹果CSAM计划“正在制造灾难”
- 新浪科技综合|爱德华·斯诺登和EFF抨击苹果扫描信息和iCloud照片计划
- 安全|爱德华·斯诺登和EFF抨击苹果扫描信息和iCloud照片计划
- 最新消息|爱德华·柯蒂斯创作的20卷《北美印第安人》以95万美元的价格被拍出
- 数字货币|爱德华·斯诺登NFT售价超540万美元 新闻自由基金会将受益
- IT|甜茶“小剪刀手爱德华”造型曝光 与薇诺娜饰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