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我国网民近2.23亿是学生 “青少年模式” 是真保护还是走形式?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吴薇 刘鑫 鲁念 李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今年6月 , 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0亿 , 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18.3% , 为1.72亿人 。 而以职业划分 , 学生占比最多 , 达23.7% 。 也就是说 , 有近2.23亿网民还在读书阶段 。
文章图片
图1/6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 , 然而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 又很容易对心智尚未健全且自控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造成侵害 。 看直播、刷视频、玩游戏 ,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仅耽误学习 , 更有类似“16岁女孩打赏主播 , 55万家当挥霍一空”“熊孩子打赏主播12万 , 父母报警求助”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 。
文章图片
图2/6
谈到未成年人的上网问题 , 家长们可是有不少的话要说 。
采访人员:会限制他(孩子)用短视频吗?
市民:会 , 我都不让他看 , 这太影响学习了 。
市民:会 , 我不喜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
采访人员:那您知道短视频平台有一个青少年模式吗?
市民:不知道 , 我都很少看 。
市民:知道 , 每次一打开抖音就先跳出来那个 , 但是我没有用过 。
市民:有的(青少年模式)给孩子讲讲课那种正能量的 , 我觉得相当好 。
市民:我知道 , 但我没打开看 , 实话实说 。
市民:会注意看他(孩子)看的(是)什么内容 , 也不会刻意去开这种(青少年)模式 。 如果说考虑孩子确实没这种自控力 , 那你肯定要有用 , 它(青少年模式)本身设计的初衷就是有这个意义所在 。
市民: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孩子上网搜索的范围 , 还有约束他的一些行为 。
市民:我觉得需要这个模式吧 , 因为现在有些孩子是自己用手机的 , 这个(青少年模式)是很多家长需要一开始在手机上做设置的 , 如果没有做这个设置后来就管不了了 。
53家视频及直播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
刚刚家长们所说的“青少年模式” , 其实指的是2019年3月 ,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 , 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 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 截至今年10月 , 已有53家网络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
“青少年模式” 真保护还是走形式?
“青少年模式”究竟是如何使用的?又能达到什么样的防护效果呢?
采访人员从目前已经上线了“青少年模式”的53家网络视频及直播平台中 , 随机挑选了几款应用进行体验 。 其中大多数应用 , 在每日首次使用时 , 系统都会有弹窗提示 , 输入4位密码 , 即可进入“青少年模式” 。 同时 , 部分应用还可以通过追踪地理位置 , 分析用户行为等技术手段 , 筛选甄别出农村留守儿童用户 , 为他们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 。
文章图片
图3/6
由于是非强制性使用 , “青少年模式”在各网络平台上的具体设置并不完全相同 。 但通常都包括:进入或退出模式需输入提前设置的四位密码;进入“青少年模式”后 , 每次使用时长累计不能超过40分钟 , 40分钟后 , 如要继续使用 , 则需再次输入密码;此外 , 每日22时至次日6时 , 如要使用短视频App , 也必须输入密码 。 以上设定可有效帮助家长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时长 。
此外 , “青少年模式”通常还禁止使用平台的打赏、充值、提现、直播、发布观点等功能 。 而内容方面 , 推送给用户的也多为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学习课程、科普知识等 。
所有网络平台全都设置了“防火墙”吗?
看来 , “青少年模式”的确可以像防火墙一样 , 加强对未成年网络用户的保护 。 但采访人员在调查中也发现 , 部分网络平台虽然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 但在实际运营中 , 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
采访人员打开一款应用较广的短视频App , 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 , 但不久便刷到了明显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 , 画面充满了色情意味 , 下方“青少年模式”五个大字形同虚设 。 而该App在手机的应用商城里 , 下载量达3.8亿次 , 位居下载排行榜第三名 。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王四新:这种标准(青少年模式)它现在还不是一个强行的标准 , 它只是倡导性的 。 我这个措施不断完善 , 不断严格实施 , 它需要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 。 那在没有成为强制性标准 , 可有可无的情况下 , 那我可以不真心去做这些事情 , 或者说我只在形式上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 。
文章图片
图4/6
除了部分平台对内容把关不严 , “青少年模式”在一些应用中也还存在着技术漏洞 。 采访人员搜索发现 , 网上关于如何破解“青少年模式”的帖子不在少数 。 如将App卸载重装 , 处于游客模式 , 便可解锁所有内容 。 采访人员对多款应用进行了检测 , 发现该漏洞普遍存在 , 只有一款短视频App成功规避了这一问题 。
而平台存在的另一大漏洞就是密码问题 。 “青少年模式”设定的密码通常只有四位数 , 且密码不会“输错多次就锁定” , 这就意味着用户可反复猜测密码 , 进行解锁 。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互联网与软件部副主任 林瑞杰:我们建议企业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数字识别技术来解决青少年模式登录验证的问题 。
专家同时指出 , 即便一款应用限时40分钟 , 但手机中多款应用叠加 , 上网总时长仍无法控制 , 难以根本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 。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互联网与软件部副主任 林瑞杰:首先单个App的使用时长要共享 , 需要有一个平台对信息进行汇总 , 并且控制 。 第二是我们可以通过“家长的客户端”个性化设置需要统计的App时长 , 并且可以触发报警 , 并且(家长)可以远程进行控制和阻止 。
部分限制功能仍可用 “青少年模式”有死角?
【央视|我国网民近2.23亿是学生 “青少年模式” 是真保护还是走形式?】除了以上漏洞 , 采访人员在对某音乐类App进行检测时发现 , 其“青少年模式”仅限制了直播页面 , 但未对在线K歌录制、评论与关注、原创音乐社区等带有社交属性的功能采取限制措施 。
而在某社交平台 , 采访人员发现 , “青少年模式”下 , 用户仍可任意点关注、发表评论 , 甚至进入商城消费 。
“青少年模式”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互联网信息安全专家指出 , 目前部分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普遍存在四大问题:
用户身份难确认 , 可通过反复输入密码等方式延长使用时间;
某些短视频平台对内容把关不严;
部分平台所推送的实时信息与“青少年模式”不匹配;
隐私保护不健全 , 用户数据暴露在外 。
保护青少年网民 多了哪些法律新规?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 , 74%的未成年网络用户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 , 其中手机拥有率高达63.6% 。 为了加强对他们的保护 , 不久前 , 我国第三次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 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 。
文章图片
图5/6
即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 , 第74条第一款规定 , 任何企业都不得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 第74条第二款规定 ,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 , 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
而第71条则规定 , 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 , 再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 。 监护人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 。
文章图片
图6/6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王四新:要防止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用它的服务 , 对未成年人对青少年形成数据绑架、社交绑架 , 让未成年人形成一些不良的用网习惯 。 那么我们不是说让他不用 , 也不是让他少用 , 而是说让他会用 , 另外一个就是让他自己掌握着控制着用 , 让他成为互联网各种服务的主人 , 而不是让他成为互联网服务的奴隶 。
推荐阅读
- 通信运营商|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 生物化学|我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谢存|工信部谢存: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 国际主流|“妈祖”填补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空白
- 近亲繁殖|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
- 运载火箭|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通信|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影响|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