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承认二次销售、被新华社点名 泡泡玛特市值蒸发150亿
文章图片
图1/4
【界面新闻|承认二次销售、被新华社点名 泡泡玛特市值蒸发150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 | 马越
编辑 | 昝慧昉
“被事先拆开过的盲盒 , 意味着破坏了消费者购买盲盒的核心体验 , 将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 。 ”
狂奔上市后的泡泡玛特 , 遭遇了上市以来第一个波折 。
12月28日 , 泡泡玛特股价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 , 跌幅一度达到16.4% 。 截至收盘 , 泡泡玛特股价报77.65港元/股 。 连跌2个交易日后 , 其市值蒸发近150亿 。
文章图片
图2/4
泡泡玛特股价
导致此次股价大跌的 , 是近期被曝光的泡泡玛特“二次销售”事件 。
日前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爆料称 , 自己在济南万象城泡泡玛特购买的3个盲盒 , 回家后发现封口处都有黄色胶水 , 其中一只盒子里面的卡片还有折痕 , 疑似拆封后二次销售 。 视频显示她回到门店 , 发现店内摆放的其他盲盒也存在类似情况 。 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 将开始内部调查 。
文章图片
图3/4
网友爆料泡泡玛特二次销售
12月24日凌晨 , 该网友再次发布视频称 , 已经收到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官方回复:12月18日经过监控确认 , 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有5名店员存在违规操作 。 12月21日 , 公司与涉事的5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 涉及的商品全部收回 。
随即#泡泡玛特承认二次销售#的话题也在当日登上微博热搜 。
泡泡玛特的“二次销售”事件之所以会影响这么大 , 要从盲盒的机制说起 。 盲盒的概念起源于日本 , 简单来说就是用不透明的密封盒售卖系列玩具 , 玩家在拆封前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哪一款 。 这种类似80、90后童年时代收集干脆面中水浒卡一样的模式 , 正是盲盒非常“社交化”的乐趣所在 。
目前 , 泡泡玛特的盲盒均价59元/个 , 整个盲盒商业模式中最为核心的 , 是一个系列中稀少的“隐藏款”和“稀缺款”(也叫做“超隐藏款”)的设置 , 而这种人为制造稀缺的方式 , 让消费者拆盒时候的惊喜感和娱乐性成倍增加 。 正是因为这种饥饿营销策略 , 盲盒中的稀缺款在二手平台上的售价非常高 , 有不少忠实粉丝因为“成瘾性消费”而复购 , 甚至有投机者像炒鞋一样高价追捧 。
文章图片
图4/4
泡泡玛特labubu稀缺款在闲鱼上出售
店员违规操作、私自拆开盲盒 , 很有可能就是在寻找稀缺款 。
而如果一个盲盒是被拆开过的 , 就意味着破坏了消费者购买盲盒的核心体验 , 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 。
12月26日 , 新华社在一篇文章中评论称 , “惊喜和期待的背后 , ‘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 , 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 , 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 , 从此钱包是路人’ 。 并引用专家建议称 , “家长和老师应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 , 避免误入消费圈套 。 同时 , 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 , 避免其畸形发展 , 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 ”
店员私拆盲盒再二次售卖时间的曝光 , 对泡泡玛特今后的规范管理、加强品牌价值和运营敲响了警钟 。
推荐阅读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
- Tesla|特斯拉V11版软件的用户界面变化遭到司机的强烈批评
- Tesla|特斯拉V11软件版本的用户界面变化得到了司机的强烈批评反馈
- 智慧|【Touch Beijing 双语新闻】?“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完成、177个老旧小区美丽蝶变......
- 社交|脸书2021年新闻类分享量最高帖子:吹捧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