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三 )


没错 , 百度在自动驾驶上确实起个大早 , 却赶了个晚集 。
百度从2013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 , 2015 年底正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L4) , 时任百度高级副总裁的王劲担任该事业部总经理;之后在2016年 , 又成立L3 事业部(智能汽车事业部前身) 。
2017年初 , 百度在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向全球发布了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 时年3月 , 百度集合自动驾驶事业部(L4)、智能汽车事业部(L3)、车联网业务共同组成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 。 随后 , 百度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
然而8年时间 , 百度的智能驾驶发展并不顺利 , 余凯、吴恩达、王劲、倪凯等行业领先的技术人才纷纷离开百度 , 各自创业;至今其驾驶辅助系统难以上车 。
和华为一样 , 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想在智能驾驶上分一杯羹 , 但是主机厂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供应商和客户 , 主机厂想要维持供应商的关系 , 但是科技公司却总想要更多 。
百度Apollo发布以来 , 仅仅只有威马汽车搭载 , 而最近在威马M7上 , 其也表示正在逐渐褪去百度Apollo的影子 。 就如上汽集团拒绝华为 , 百度也成为了那个被“拒绝”的人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文章图片

遭遇瓶颈之后 , 百度再次改变方向 , 不仅开发软件 , 还打算自己造部件、造车 。
今年 , 一季度 , IDG的员工与资产全部由百度集团相关主体公司转为数家百度全资子公司 , 正式开始落地、量化的历程 。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将由主线研发改为规模化交付 , 即从原先根据车企需求的定制化生产 , 改为生产开放SDK的标准化产品 。
不仅如此 , 今年5月 , 李彦宏在全员信中首次明确了百度智能驾驶的三种商业模式:
一是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 助力车企快速搭建自动驾驶能力;
二是百度造车 , 端到端整合百度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
三是共享无人车 。
当和主机厂的合作越来越困难 , 百度造车成为现实 , 这和华为、小米造车的逻辑类似 。 也许 , 百度缺少了一辆实车 , 来做真正的代言人 。
造车 , 李彦宏已经在行动了 。 百度和吉利共同组建的集度汽车在今年3月成立 , 而且百度和吉利正在疯狂追赶跑在前面的人 。
集度成立207天时 , 已推出SIMUCar并启动智能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功能的开发 。 据悉 , 集度的智能驾驶是以“周”为单位快速迭代 , 到今年年底SIMUCar就能实现城市域、高速域的智能辅助驾驶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