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窗敲雨 果壳
1939年 , 苏联电工谢苗·克里安(Semyon Kirlian)从自己维护的设备上发现了奇妙的现象 。
那是一台用于“高频电疗”的医用设备 , 它会产生低电流的高频高压电 。 克里安发现 , 当仪器电极靠近患者皮肤时 , 它们之间出现了许多小小的闪光 。
克里安并不清楚自己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 不过他似乎对此格外着迷 。 于是 , 他开始自己搭建设备 , 与妻子一同对这些“光晕”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研究 。
就这样 , 一种美丽的摄影艺术与糟糕的伪科学理论一同诞生了 。
文章图片
Thomas.Wedekind/Wikipedia
看见“气场”?
为记录下这些闪光 , 克里安自己搭建了类似的设备 , 并加上感光底片 , 将它变成了一种摄影技术——这种特别的摄影手法常被称为“克里安摄影”(Kirlian photography) 。
文章图片
摄影师Mark D Roberts拍摄的克里安摄影作品 | Wikipedia
最初 , 克里安将涂有感光层的玻璃板覆盖在金属平板电极上 , 放上想要拍摄的物体 , 再短暂地接通高频高压电源 。 这样一来 , 感光底片上就留下了围绕在物体周围的“光晕” 。 此后 , 他又尝试了用彩色胶片进行感光 , 在胶片上留下了奇异的色彩效果 。
文章图片
一种版本的克里安摄影装置图解 | Wikipedia
克里安最热衷的拍摄对象是手指 , 以及树叶 。 在克里安摄影中 , 树叶留下的光晕图案格外迷人:在叶片的轮廓周围以及叶脉处 , 都有丰富的细节在闪光中呈现出来 。 新鲜采摘的树叶会在底片上留下丰富的“光晕” , 而在摘下几天之后 , 拍摄到的“光晕”则变得黯淡 。
文章图片
新鲜树叶的克里安摄影效果(左) , 以及两天后同一片树叶的摄影效果(右) | Allan A. Mills.
更有趣的是 , 树叶在这些拍摄中似乎还产生了一种“幻影”效果:如果首先拍摄一片完整的树叶 , 然后再将树叶切掉一部分再次感光 , 此时似乎依然有微弱的“光晕”能够展现出完整的树叶轮廓 。
不幸的是 , 在试图解释这些现象时 , 克里安走向了完全错误的方向 。 他将自己记录下的“光晕”称为“Aura” , 并认为这是自己借助高压电看到了生命散发的某种“能量场” 。 树叶“光晕”逐渐暗淡被他归结为“生命力”的丧失 , 而“幻影”则被解释成“生命气场”完整性的体现 。 而至于那些围绕在人手指周围的“光晕” , 更是被他看成了分析情绪状态、诊断疾病的窗口 。
文章图片
利用克里安摄影拍摄的手指 , 这种图像常与“气场”(Aura)联系在一起 | Wikipedia
其实 , 一切只是寻常的物理现象
其实上 , 克里安所看到的、记录到的 , 只是一种寻常的物理现象——它被称为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 。 在局部电场的作用下 , 空气分子被电离、激发 , 进而产生放电发光 , 仅此而已 。 在克里安的“发现”之前 , 这种现象已经为科学界所熟知 。
这些在空气中产生的发光是蓝紫色调的 , 这由空气分子的性质决定 。 而当放电直接作用于彩色胶片时 , 还会产生其他不同于肉眼观察的颜色 。
文章图片
利用彩色胶片拍摄时 , 克里安摄影会产生奇异的色彩效果 | MrX/Wikipedia
而至于那些指尖与树叶周围奇妙的“光晕”变化 , 也与“生命力”毫无关系——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其实是水 。 用人手指拍下的“光晕” , 其形态特征与密度并不取决于情绪状态或是健康与否 , 而是主要与皮肤表面的潮湿程度相关 。 而同一片树叶的“光晕”随时间变化 , 其实是因为叶片内部逐渐失水 , 改变了组织的导电性 。 切掉之后依然闪现的树叶“幻影”则源于操作中挤压叶片 , 在表面留下了痕迹 。
文章图片
硬币的克里安摄影——或者说电晕放电图像 。 当然 , 这与“气场”或“生命力”毫无关系 | Chemikus69/Wikipedia
克里安摄影的“气场”理论曾在上世纪70年代流行一时 , 此后又渐渐衰落 。 这些闪耀着电火花的图像不能揭示生命的奥秘 , 也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应用 , 不过它们独特的美感依然吸引着摄影爱好者 。
安全提示:
网络上也能找到很多克里安摄影的DIY教程 , 但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安全地操作高压电 , 最好还是不要尝试 。
参考文献
[1] Allan Mills (2009) Kirlian Photography, History of Photography, 33:3, 278-287, DOI: 10.1080/03087290802582988
[2] David G. Boyers and William A. Tiller.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44, 3102 (1973); https://doi.org/10.1063/1.1662715
[3] JO Pehek, HJ Kyler, DL Faust. Image modulation in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Science 15 Oct 1976: Vol. 194, Issue 4262, pp. 263-270 DOI: 10.1126/science.968480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rlian_photography
[5] https://web2.ph.utexas.edu/~coker2/index.files/kirlian.shtml
作者:窗敲雨
_原题《接通高压电 , 他看到了“生命的气场”》
【光晕|接通高压电,他看到了“生命的气场”】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 IT|Arrival宣布将在北卡罗来纳州建造高压电池模块组装工厂
- Tencent|微信公布9月朋友圈十大谣言 包括“接通电话手机里的钱就会被转走等”
- 信息|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传输距离达40公里
- 量子|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传输距离达40公里
- 通信|重要突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
- 网络|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
- 网络|重要突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
- 通信技术|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
- 空调|空调接通网络进入物联网,看大金空调如何用“芯”实现?
- Windows|Windows 11推进整合基于Teams的Chat应用:任何人都可直接通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