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米11,进击不止】小米正在变得更有“质感” 。
在 2020 年 12 月 28 日的小米 11发布会之前 , 有数码博主曾晒出受到的发布会邀请函——一张镶嵌着骁龙888芯片的卡片 。 该博主事后确认 , 这颗芯片并非模型 , 而是全球第一批出厂的真品骁龙888 。
文章图片
这大概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凡尔赛文学:能否第一时间“抢”到高通最新发布的旗舰芯片 , 往往被视为手机厂家实力的象征 。 而本次小米发布的小米11 , 不仅是第一款配置骁龙888的旗舰手机 , 而且实际上享有相当长时间的“芯片独占期”——至少在年前两个月里 , 装有骁龙888的手机 , 只有小米11能够大规模供货 。
虽然时至今日 , 猜测小米手机价格如何突破想象 , 依然是每次发布会的保留节目 , 但是如今的小米在业界的形象已经不再是“挑战者” , 而是货真价实的科技巨头 。 一个最为直接的信号是:在本次发布会之前 , 小米已经站上了千亿美元市值 。 而根据IDC数据显示 , 2020年Q3小米全球市占率13.1% , 重返全球前三 , 而且在定价3000元以上高端手机全球销量超800万台 。
此时距离小米成立 , 刚刚过去十年 。 这不禁让我们疑惑 , 为什么在小米身上 , 总有“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一、深耕手机市场
小米成功的秘诀之一 , 是比别人更“敏捷” 。
文章图片
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心灵鸡汤是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这句话放到市场上 , 是比起市场平稳发展期的竞争 , 在变革期抓住机会 , 更容易让企业脱颖而出 。 而2020年的手机市场 , 就正好处于这样的变革期:5G的普及在产生大量换机需求的同时 , 也在重新塑造人们对手机市场格局的认知 , 让在变革中表现优秀的品牌能够更快占据消费者心智 。
而与十年前一样 , 这次抓住机会的 , 同样是小米 。
2020年里 , 小米罕见的发布了两部数字旗舰 , 年初小米10的大获成功 , 开启了小米品牌高端化征程 , 而本次发布小米11 , 更是在配置上继续加码 , 全球首发高通骁龙888 , 采用目前最先进的5nm工艺制程 , 整体性能提升25% , 功耗降低25% 。 搭配全新满血版LPDDR 5内存 , 速率飙到6400Mbps , 轻松完成计算摄影、创意视频等常用任务 。
文章图片
相比小米10系列在充电、影像上的突破 , 小米11把屏幕作为高端化突破点 。 这块2K四曲面柔性屏创造了13项新突破 , 3200x1440的分辨率、E4发光材料、全新校色算法都让这块屏达到了行业画质、规格的峰值 。 不仅亮度更高、功耗更低 , 而且采用全新的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 , 更坚韧的保护盾让屏幕更抗摔抗磨 。
文章图片
除了这些顶级特性外 , 外观轻薄时尚、更优质的影音效果和1亿像素、8K电影相机 , 也让小米11可圈可点 。 同等价位中 , 能打的小米11再次让粉丝直呼“真香” , 发布次日推动市值提振4个点 , 按千亿美元市值估算 , 几乎等于市场用40亿刀为新品点赞 。
小米硬刚高端市场 , 坚持在行业红海中一决高下“逆天改命” , 获得市场认可 , 其实力在于对手机业务的长期坚守和战略布局 。
发布会上 , 小米实验室被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 小米实验室已遍布全球 , 仅小米科技园就拥有各类实验室共123间 , 其中手机实验室90+间 。 顶尖的研发团队和不遗余力的研发投入 , 成为小米手机x AIoT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引领行业的基石 , 以此站稳高端市场 。
文章图片
“要做最好的手机 , 买一半的价钱 , 推动智能手机在全球普及” , 雷军创立小米的目标 , 也开启了小米工程师们在手机创新上的十年深耕 。 十年里 , 小米成长为“首款收割机” , 首款集成NFC、首款3D曲面玻璃后盖、全球首款全面屏手机/陶瓷机身、首款双频GPS、首款实现20W无限闪充 。
值得一提的是 , MIX全面屏手机以102项专利 , 打破安卓阵营16:9的屏幕限制 , 拿下美国IDEA设计金奖顺带引领行业趋势;无线闪充上 , 小米连续两年领跑全球 , 今年三次刷信自己创下世界无线充电速度 , 4000mAh在18分钟就能充满 , 几乎以一己之力助推了无限充电的发展;屏下相机技术历经三代 , 从成熟到接近量产 , 成为全面屏相机孔的最佳解决方案 。 这样打怪升级中 , 小米从整合者蜕变为引领者 , 也形成由点及面的高端化冲击 。
文章图片
技术上的孜孜不倦 , 并没有带来小米产品的骄纵 。 手机堆料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 而在于各部分有机整合 , 这是行业门槛 , 也是“憨憨”小米的竞争力 。 因为对产品的偏执 , 小米在MIX3之后暂停新品 , 下架小米9 , 小米少赚钱了 , 但市场多了一个用户信任的高端蛰伏品牌 , 对产品的认真让小米新品都有一鸣惊人之处 , 也成为骁龙8系的首发优选移动终端 。
消费者未必懂技术 , 但是消费者终究会选择那些执着于技术的企业 。
二、“集团化作战”
小米品牌不断走向高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在于其业务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
提到小米这个品牌 , 我们想到的不仅是手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 更是AIOT产业的领头羊 , 自从2015年小米生态链开始布局之后 , 其在市场上长期领先 , 一直被模仿 , 从未被超越 , 如今 , 手机、AIoT两大现阶段主力业被视为是小米迈向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 是核心驱动的双板块 。
文章图片
为何小米能够成功“跨界”?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事实是 , 与汽车囊括了大多数工业技术成果一样 , 手机也是科技产业的结晶 , 在生产精度上 , 手机生产基本上仅次于军工 。 因此小米将手机制造的供应链能力外溢到AIOT领域的时候 , 就造成了降维打击的效果 。
在过去五年 , 中国“消费升级”和“颜值经济”发展史上 , 小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精致又优质的智能产品 , 让小米品牌的质感不断强化 , 和手机业务主打移动场景不同 , 小米AIoT生态覆盖的更多为家居场景 , 其中接受且能消费AIoT家居的人群本身多为中产消费人群 , 追求高端品质生活 , 进而两者一动一静实现消费群体的互补 , 在低毛利率、低运营费率下 , 强化了双方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以极致高效的商业效率共同开拓新市场 。
截至2020年Q3 , 小米AIoT平台已接入超2200款产品 , 设备连接数已高达2.90亿 , 同比增长35.8% , 覆盖客厅、厨房、卧室等各个家居场景;米家App非小米用户高达68% , 月活4310万 , 同比增加34.2% , 与小米手机用户互补性加大 , 这块业务毛利率近16% , 高于手机业务 , 正在逐步改善盈利预期 。
文章图片
如今 , 手机和AI两大业务关系从早期的“导流”逐渐转为协同 。 众多智能产品构成的生态链不仅为小米手机提供使用黏性 , 同时 , 也正在让小米成为“新生活”的标志 。
三、用户视角的长期战略
投资就是投未来 , 这是投资市场评估企业常用方法论 , 也是用户基数庞大、年轻用户多的平台总能获得高估值的来源 。 小米市值破千亿美金的秘密 , 不仅是自身价值的释放 , 更是市场看到小米的十年崛起之路中 , 本质上是对用户主义的践行和诠释 。
创始人性格常常被视为企业的气质 。 而雷军本人作为连续创业者 , 一直被外界视为劳模 , 其所坚持的厚道、耿直和工程师骨子里的极客精神也是广为流传 , 缩小了用户和品牌的距离感 , 另外他本人也十分乐于和年轻人交流 , 微博上亲自回复用户已是常规操作 , 今年就通过直播、B站直接和年轻用户对话 , 这次发布会上 , 他也不忘记录、实现米粉对于产品愿望 。 实力宠粉是无痕的用户主义 , 真正地“从用户中来 , 到用户中去” 。
文章图片
而有痕的用户主义则是小米对用户需求的多维度满足 。 综合前文分析来看 , 从铁人三项到“手机xAIoT”的双核驱动 , 小米始终通过MIUI系统整合软硬件生态从技术、服务多维度满足用户需求 。 今年雷军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到 , 计划 5 年投入 500 亿元资金规模 , 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 使人工智能物联网成为贯穿我们智能生态全产品、全平台、全场景的服务能力 。 而在小米10周年大会上 , 小米颁布三大铁律 “技术立业、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 对产品价值观的多次重申是供给侧的要求 , 投射在需求侧则是对用户负责 , 让用户能放心地“闭着眼睛买” 。
2021年 , 全球手机市场仍将风云变幻 , 而这也是小米新十年的关键时机 , 小米的用户主义可助其提升市场份额、用户基础 , 进而实现品牌高端化 。
一方面 , 对于有志于建立生态平台的品牌而言 , 未来十年手机将不再是最重要的事 , 手机将更扮演用户进入生态的入口 。 目前 , iPhone的营收占比在苹果中逐渐下滑 , 小米手机业务也同样如此 , 从2015年至2019年 , 智能手机营收总占比从80.4%逐步下降至59.3% , 与此相比的是IoT业务的大幅提升 。 因此 , 全球手机厂商都更需要回归用户主义 , 聚焦用户痛点 。
另一方面 , 应对2021年国内/全球手机市场尤其高端市场格局的变化 , 也在释放一定的市场空档期 , 相比于苹果的降价策略争抢这一市场份额 , 小米作为国内厂商也能在用户主义的价值主导下 , 凭借本土市场优势、极致产品力、遍布全球的供应渠道 , 也有机会拓展市场并巩固高端市场 。
而随着高端用户的认可 , 小米的性价比、品质将进入用户心智 , 小米生态体系也将更快渗透高端用户市场 , 进而为互联网板块收入、生态链的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 据小米最近财报数据显示 , 2020年9月 , 全球MIUI月活用户达3.68亿 , 同比增长26.3% , 达历史新高 , 海内外市场的双向稳固 , 将助力互联网收入的大幅提升 。
成立10年 , 小米能够存活本身就是一种质朴价值观的胜利 , 而存活至今还能和40多岁的苹果站在同一舞台上博弈 , 就更令人拍手称奇 。 目前 , 小米的市盈率已经高于苹果、三星 , 未来10年 , 在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无异于开启重新创业 , 而对用户主义、长期主义的不懈坚持 , 也让这家企业有足够的冷静和定力去冲击更高的价值 。
作者:钱皓、陈国国
编辑:安吉拉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真皮|小米 Watch S1 商务智能手表今日开售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大容量|首发价 2999 元,小米平板 5 Pro 8GB+256GB 大容量版今日开售
- HiFi|首销价 449 元,小米真无线降噪耳机 3 今日开售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