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葩说、付费课程崛起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失落了吗?(15)

有一次 , 我请三位年轻老师展开一场关于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 , 一位是佛教徒 , 一位是儒家 , 一位是基督徒 , 现场竟然爆满 , 远远超过一般的学术性讲座 。 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都很成问题 , 这些问题很难通过道德教育或心理医生来解决 , 那只能是镇痛 , 治标不治本 。 人的内心是有神性的 , 都要问一个活着到底为什么的问题 , 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人生教育和生命教育来解决 , 到轴心文明中去发掘资源 。

我开设的“中国文化三十讲” , 关心的也是古典文化对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 , 中国文明中的儒家、道家、佛教都能给人某种信仰支撑 , 可惜的是现在大学老师教这些内容 , 都是把它们当作一门知识来教 , 而不是将其放在人生信仰层面来讲授 。 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 , 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 我有一个学生成庆 , 原来做思想史研究 , 后来研究佛学 , 他在上海大学开设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课程 , 能针对年轻人心灵中的一些终极性困惑来讲授 , 他的讲法就很能打动人 , 现在缺的是这样的课程 。

新京报:《安身立命》中所写到的知识分子 , 很多人都陷入过信仰危机 , 作为“观念人”的知识分子 , 尤其需要某种精神资源作为支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