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葩说、付费课程崛起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失落了吗?(20)

我为什么特别喜欢做民国知识分子的研究?是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代知识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心灵是相通的 , 我们都处于古今中西的紧张冲突之中 , 外在的境遇有很多相似之处 。 同时 , 我们内在的语境 , 即心灵的脉络、思想的脉络、历史的脉络 , 又是一脉相承的 。 我们都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 用傅斯年的话说:“我们的思想新 , 信仰新……但在安身立命之处 , 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 ”

如果让我去写一个老外 , 比如欧洲或印度的知识分子 , 恐怕有难度 , 因为我无法在他们的情境里面去想象 。 但是 , 对于民国知识分子 , 我看到他们 , 就像看到自己一样 , 会有一种情景投射 。 当然 , 这不是文学创作 , 还需要尊重人物自身的逻辑 。

新京报:你所书写的对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 , 既包括像曾国藩、张之洞、汪精卫、陈布雷这样具有文人底色的政治人物 , 也包括像胡适、傅斯年、王元化这样的知识分子领袖 , 还包括像朱自清、顾城、王小波、史铁生这样纯粹的作家 。 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是有限的 , 你如何去“感受”那些并不具备相同经历的人物?

许纪霖:这里我可以讲一个故事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的叶文心教授 , 她的导师是赫赫有名的汉学家魏斐徳 , 她当年做博士论文 , 导师希望她研究土匪 , 她就很犯难 , 她说自己家族里没出过土匪 , 家族成员要么是经商的 , 要么是像严复这样的文人 。 所以 , 后来她就改成写她熟悉的共产主义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