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葩说、付费课程崛起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失落了吗?(26)

不是说现代社会没有自己的“神”要拜 , 今天年轻一代疯狂地追星 , 也跟拜神差不多 , 但是现在大家各有各的“神” 。 所以说 , 祛魅的时代是一个多神的时代 , 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特点 。

启蒙是告诉人们要有勇气公开运用理性 , 并选择自己的信仰 , 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理性都那么强 , 特别是在旧的价值观被毁弃 , 曾经决定人们生活的“神”死了之后 , 新的知识排山倒海地涌进来 , 就会出现虚无主义泛滥 。

我最近在重新研究“五四” , 发现“五四”其实是一个“从虚无走向主义”的时代 , “主义”是一种新的信仰 。 但是 , 新的知识和主义不只有一种 , 而是有很多种 , 因而让人眼花缭乱 。 知识分子在新旧之间徘徊 , 又缺乏理性的选择能力 , 于是产生痛苦 ,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感到虚无 。

新京报:那么 , 要怎样才能走出虚无主义呢?

许纪霖:台湾的钱永祥先生写过一篇文章 , 后来成为一本书的书名 , 叫《纵欲与虚无之上》 。 他接过韦伯的话说 , 等到神死了以后 , 人会采取两种方式来应对 , 一种是纵欲 , 一种是虚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