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葩说、付费课程崛起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失落了吗?(25)

他就是这么一步步从虚无主义走过来 , 不断寻求精神信仰 , 这恰恰说明今天中国的很多症状都和虚无主义有关 。 摩罗的例子很具有代表性 , 他让我们看到一部分民族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 他只是其中一个愿意坦露自己心意的人罢了 。

06

世俗时代的虚无主义与超越精神

《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9年1月)封面 。

新京报:你跟刘擎教授合编过一本《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 ,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 , 在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浪潮裹挟之下 , 我们迎来了世俗时代 , 其特征正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 , 从公共生活中消失” , 超越精神的衰落成为世俗时代的主流趋势 。 世俗化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 也是启蒙所提倡的“理性”和“祛魅”的必然结果 , 那么 , 与世俗化相伴随的虚无主义是否也可以说是启蒙的一种后果?

许纪霖:从某种意义上 , 可以这样说 。 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 , 现代社会是一个祛魅的时代 , 传统社会总是有各种“神”在人们心里 , 无论这个“神”是叫“上帝” , 还是叫“佛祖”、“安拉”、“天命” , 总之 , 有一个唯一的“神”把社会整合起来 , 但是现代社会把这个“神”的魅力给祛除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