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葩说、付费课程崛起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失落了吗?( 六 )

所以 , 我现在慎言启蒙 , 我竭尽所能地去了解年轻人的想法 , 了解网络文化 , 比如会去看奇葩说、看抖音、看杨超越 , 看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 。 放下身段去了解和认知 , 然后试图和他们对话 , 和他们分享我们这代人的故事 , 告诉他们曾经也有另一种活法 , 这种活法可能是他们所缺少的 。 如果能对他们有所启示 , 或许可以增加一个人生选项 。

我不相信他们是铁板一块 , 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 , 除了有断层以外 , 毕竟还有继承 。 我了解断层在哪里 , 但是我要告诉他们 , 总有一些精神和智慧会被继承下来 , 我们要做的 , 恰恰是把那些值得被继承的精神和他们接轨 。 不是强硬地灌输给他们 , 而是想办法和他们的代际特征融合 。

《奇葩说》第三季画面 。  

我在看奇葩说的时候 , 就很敬佩里面的辩手 , 觉得他们讲得比我们好 , 不信可以拿奇葩说和原来的大专辩论赛进行比较 , 后者的水准差远了 。 大专辩论赛的方式是红卫兵式的 , 自以为真理在握 , 自信满满地以上帝口吻力图压倒一切;但是奇葩说不一样 , 他们更强调个人的独特感受 , 不是要压倒对方 , 而是承认观点的多元性 , 而且姿态更轻松 , 身段更柔软 , 语言更俏皮 。 如果让我来做辩手 , 我可能都达不到这样的层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