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中国CTO程静:现代CTO是怎样炼成的( 二 )

在传统观念中 , 技术出身的CTO给人的感觉是“高大上” , 主要负责技术战略制定、未来技术发展预测和分析等 。 但在如火如荼的企业数字化重塑进程中 , 对CTO的考核似乎更强调业务的实际落地 , 反而有一点弱化了技术层面的东西 。

“以前 , CTO多数是R&D出身 , 因为那时很多高科技出自于实验室 , 基础研究属于高大上的东西 。 但是在开源技术出现后 , 许多科技平民化 , 大量创新并不是藏在实验室中 , 而是通过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直接驱动产品的发展方向 。 创新的路径变得特别短 , 尤其是那些初创公司 , 基本上是直接面对客户 。 ”程静表示 , 在数字化时代 , CTO的角色确实会有很大转变 。 “以前 , 大家坚信 , 在实验室中做出来的高科技一定会有市场 。 现在则不一定了 , 企业要先观察市场的需求 , 反过头来再打造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 CTO的定义、考核CTO的KPI可能都会发生变化 , 如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价值回报成为CTO最重要的关注点 。 ”

在带领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 CTO中的这个“T”蕴含了更多层含义 。 传统意义上的CTO是一个单纯的技术策略制定者和执行者 , 通常带领技术团队被动地为业务部门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 在企业内部 , 其角色定位往往是后台的运维者、“救火队” , 是成本中心 。 在云计算出现后 , 一些企业的业务部门甚至可以绕过IT部门 , 自己寻找适合的云服务商 。 在这种情况下 , 企业的IT部门有了一个新称谓——影子IT 。 为什么IT部门不能成为利润中心?为什么IT部门不能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成为牵引者、弄潮儿?CTO不应该仅仅围绕着“Technology”(技术)转 , 更应该以Transformation(转型)为己任 , 实现从首席技术官到首席转型官的转变 。 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现代CTO”应该肩负起的新职责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