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小牛电动将成为“新四化”运动的领导者?( 三 )

这实属正常 。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 , 科技产品的商业演化路径只有两段:创新和“创新的扩散”——当然 , 按照扩散“颗粒度”的不同 , 后者通常亦被称为“借鉴” , “模仿”或者“抄袭” 。 而被“借鉴”“模仿”或者“抄袭”的创新者 , 通常是整个行业里最高段位的引领者 。

譬如 , 据我所知 , 行业里有人将电动车的设计风格归为三个派系:鹰系 , 龟系 , 牛系 。 顾名思义 , “鹰”就是你在街上(尤其三四线城市)最常遇到的那种毫无识别度的品类;“龟”就是类似小龟王那种;“牛”则是小牛电动和他们的模仿和抄袭者 。 甚至 , 由于“牛系”独特的美学贡献 , 就像特斯拉之于电动车行业的独树一帜 , 有人更是直接地将整个市场划分为“小牛”和“其他” 。

而常识是 , 不同于抄袭者低廉的复制成本 , 创新的成本通常很高(模仿要比创新容易太多)——但是 , 尽管小牛常常陷入“被复制”的困境 , 他们却也深谙一点 , 那就是:持续创新 , 是创新者的挑战 , 也是创新者的宿命 。 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 , 他们唯有不断攀爬创新金字塔 , 不断拾级而上 , 才有可能巩固当前的行业领跑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