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量产L3是“PPT”,L2才是现实( 六 )

无论是德尔福、博世、采埃孚还是大陆、伟世通,都已经按捺不住,纷纷与不同车企结成“对子”,在接下来的2019年和2020年,将会有更多的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入场。

不是所有的L2就是L2

当然了,L2和L2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有的企业的L2基本上就是请供应商帮忙,集成上去,增加了一项功能。但是,他们对电子电气架构的理解,对跨域计算的理解,对自动驾驶系统的Training,对于能力的持续不断地OTA,基本上是没有感觉。

这会导致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企业的L2自动驾驶系统,会越来越好用。有的企业的自动驾驶系统还是“PPT”,搭载上去之后,用户能不能用?用得怎么样?打开率如何?在打开的时候事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用户在与系统的交互中存在什么问题?恐怕一无所知。

希望很多传统车企的L2自动驾驶系统,不要成为另外一个像“自动泊车”一样的营销噱头。启动率和成功率差得让人惊叫,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体验差得令人想咒骂,自动驾驶系统不仅没有缓解驾驶疲劳,不能给用户以安全感,随时处于提心吊胆的境地,极大地加剧了驾驶疲劳。

推荐阅读